黑头鹛
英文名:Dark-fronted Babbler
学名:Dumetia atriceps
【简介】
黑头鹛(英文名:Dark-fronted Babbler,学名:Dumetia atriceps)属于雀形目、鹛科。它分布于印度西部至斯里兰卡地区的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
黑头鹛具有明显的深色头部、白色腹部及淡黄色的眼睛。重约16-17克,长13厘米,体型紧凑,尾羽方形。头部呈深黑色,顶冠延伸到后颈部,但斯里兰卡种群的颜色较浅,为烟灰色;背羽橄榄棕色,腹羽白色,边缘可能会带有赭石色或灰色。虹膜淡黄色,喙上部为暗角棕色,下部为灰肉色,腿为粉色。雌性和雄性特征相似,而幼鸟头部的黑斑不明显,翅膀和尾部边缘的锈色更显。
【鸣叫特征】
黑头鹛发出机械式的高低颤音,叫声持续不断。
【生活习性】
这是一种喜欢小团体活动的鸟类,最大可达到12只以上,常在森林底层植被中觅食,并偶尔与其他物种(如鹎)混群觅食。它们一般不会飞离地面超过1-2米。
【繁殖习性】
从5月至7月为繁殖季节。它们在灌木的低枝处建造浅巢,外观呈枯叶状,巢口向侧开放。这些鸟每窝产卵两枚,有时也会建造休息巢。
【外型辨识】
与其他相近物种相比,黑头鹛通过其头部颜色与腹部色彩的鲜明对比及淡黄色的眼睛易于区分。亚种之间头部和腹部的色调略有不同。
【保护状况】
目前,IUCN的保护状态信息尚未公布,具体的保护措施也未提及。
【地理分布】
黑头鹛广泛分布于印度西部至斯里兰卡的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带,包括低地和山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