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皇鸠
英文名:Goliath Imperial Pigeon
学名:Ducula goliath
【简介】
巨皇鸠(学名:Ducula goliath),又称Goliath Imperial Pigeon,是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的大中型鸟类。此物种体型庞大,尾巴较长,主要呈现暗蓝灰色,并且腹部呈现出深红色。巨皇鸠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的山地森林中,是当地最大的鸽子或鸽属物种。
【外形特征】
巨皇鸠体长约50厘米,体重范围在600至716克之间。全身大致为暗蓝灰色,颈部和胸部的羽毛长而分叉,形成绒毛状外观。其初级飞羽基部为银灰色;展开翅膀时可见一块较淡的区域。翼内侧覆羽上带有暗紫色斑块,腹部为栗色并逐渐变为浅红棕色。尾巴基部和尖端呈暗蓝灰色,中间有一条深栗色带,下尾覆羽淡栗色,尾部边缘带有灰色。
虹膜呈橙红色,喙为红色,喙尖部为角质色。脚和腿也呈红色。雌雄个体在羽毛上相似,不过雄鸟相对较大。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翼覆羽边缘为锈色。
【生活习性】
巨皇鸠栖息在原始山地森林中,繁殖期通常从三月到四月,不过也有于七月中旬开始的情况。它们会在树上的坚固树枝或附生植物上筑巢,巢的直径大概为30厘米,深度为12厘米。一次繁殖会产下一只近于无毛的雏鸟。
【鸣叫特征】
巨皇鸠的鸣叫具特征性,与猫头鹰的叫声类似。它们会发出一连串有节奏的低音咕咕声,一般以3至7个逐渐加速的短声开始,以较长的一声结尾,形成了特有的声音模式。
【繁殖习性】
据调查,巨皇鸠主要以果实、浆果为主食,有时也会食用引进的辣椒,偶尔它还会摄取树叶和蕨类植物。巨皇鸠最大特征之一是其色彩独特和最大的体型,特别是在皇鸠属物种中,其独特的长分叉羽毛是显著标志。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ver 3.1的红色名录,巨皇鸠的保护级别为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的“近危”(NT)。尽管栖息地破坏和狩猎威胁着这种鸟类种群,但其数量据估计仍在10万只上下,这表明种群规模实际上比之前报道更为可观。
【地理分布】
巨皇鸠仅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的Grande Terre和Ile des Pins,尤其活跃在湿润的山地森林区域,可以栖息至1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