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皇鸠
英文名:Mountain Imperial Pigeon
学名:Ducula badia
【简介】
山皇鸠(学名:Ducula badia),属于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的一种中型鸟类。其体长为43-51厘米,拥有长尾、宽大的圆形翅膀以及缓慢的翼拍特性。头部、颈部和下体呈现淡紫色或灰色,上背及翅膀则为棕色至紫红色。
【外形特征】
山皇鸠头部、颈部和前半部分灰色,后颈为淡紫红色,肩部以及背部为铜褐色或紫红褐色,飞羽末段及上尾覆羽端部常穿灰白色纹羽。胸部葡萄灰色,腹部以及尾部黑色,末端为灰色。虹膜为灰白色,喙橙红色,脚为深红色。
【鸣叫特征】
山皇鸠其滴汁独特的叫声深沉悠远,通常是“ouh-woOO WOO”。
【生活习性】
山皇鸠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它们常常成对或小群活动,有时亦会集合形成约20到40只庞大的队伍。此鸟种以植物果实、浆果(如橄榄果、乌榄以及肉豆蔻)等为食,在开阔区域或树顶沐浴阳光。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3月至8月,但部分地区可能延伸至年初。主要繁殖于树冠层或树干分叉处,巢穴简单,形如平盘,以枯枝堆建而成。每次通常产一枚蛋,孵化期间除遭遇严重威胁,一般两边亲鸟轮流孵蛋。
【外型辨识】
山皇鸠目前确认多个亚种:
1. 指名亚种(Ducula badia badia):印度分布。
2. 爪哇亚种(Ducula badia capistrata):印尼爪哇。
3. 喜马拉雅亚种(Ducula badia insignis):区划限于喜马拉雅地区。
4. 云南亚种(Ducula badia griseicapilla):中国西南部。
5. 印度亚种(Ducula badia cuprea):锡金与尼泊尔。
6. 泰国亚种(Ducula badia obscurata):泰国及其周边。
【保护状况】
山皇鸠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保护,目前总叫无危(LC)。不过由于栖息地破坏,包括原始森林的大面积伐木,地理范围有所缩减。
【地理分布】
山皇鸠分布地极广,在亚洲范围内,其分布包括中国(云南及海南岛)、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在中国则主要见于云南以及海南的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