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丛鵙科 > 蓬背鵙属 > 黑背蓬背鵙
黑背蓬背鵙

黑背蓬背鵙

英文名:Black-backed Puffback

学名:Dryoscopus cubla

【简介】
黑背蓬背鵙(详见:学名 Dryoscopus cubla)属于雀形目丛鵙科蓬背鵙属的一种鸟类,分布在非洲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从索马里南部至南非沿海地带。

【外形特征】
这种鸟体长约为17厘米,体型呈小型至中型。雄鸟的上体羽毛呈深蓝色,具有光泽,背部和臀部可膨胀成半球状,显眼的背部与纯白色腹部形成鲜明对比,尾翼为黑色,边缘白色,翅膀部分相同。眼周为红色,增添几分神秘色彩。雌鸟背部颜色较深,带有白色和灰色或淡黄色调,眼周有明显的类似条纹,而眼睛周围明显的深色条纹更易于辨识。幼鸟特征与雌鸟相似,但嘴呈棕色,虹膜颜色较暗淡,上体和翅膀边缘向褐色靠拢。

【鸣叫特征】
黑背蓬背鵙的鸣叫声独特响亮,包括一阵迅速发出的咔哒声响,跟着是一连串哨音和类似“wheeeoo”的声音,这种独特的声音构成了它们的标志性语言。

【生活习性】
它通常独居或与配偶一起行动,偶尔与其他鸟群混群觅食。它们喜欢在树冠层活动,敏捷地穿梭在阔叶林、河岸森林、低地及山地森林等地区捕捉昆虫。作为飞行迅速且主动觅食的鸟,它们的食物包括甲虫、毛虫、蚂蚁和白蚁,也适度地摄取植物果实补充所需。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南半球的夏季,期间雄鸟偶尔会参与巢料采集,但主要由雌鸟单独负责构建小型、精致的杯状巢,由干燥的草、树皮碎片及黏连用的蛛网组成。孵化出的蛋大约13天就破壳而出。雌鸟承担孵化,雄鸟则在一旁觅食并提供初步的喂养,而出巢的幼鸟至少需要3周时间才能完全依赖自己。

【外型辨识】
黑背蓬背鵙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雄鸟上体羽毛呈深蓝色,尾翼为黑色边缘白色。雌鸟背部颜色较深,眼周有明显的类似条纹。幼鸟特征与雌鸟相似,但嘴呈棕色,虹膜颜色较暗淡。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的评估,黑背蓬背鵙的保护等级为低危(LC),说明其物种现状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它广泛生活在非洲国家如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直至莫桑比克、尼日利亚、莱索托和津巴布韦等区域。有时,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马拉维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也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