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嘴镰嘴风鸟
英文名:Pale-billed Sicklebill
学名:Drepanornis bruijnii
【简介】
淡嘴镰嘴风鸟(英文名:Pale-billed Sicklebill,学名:Drepanornis bruijnii),是雀形目极乐鸟科短尾镰嘴风鸟属的一种鸟类。其最显著特征为中等体型及独特的上喙色,通常体长约35厘米。它们分布在新几内亚东北部,栖于低地雨林区域。
【外形特征】
淡嘴镰嘴风鸟的雄鸟拥有独特的外观:头部和冠部深棕色,前额带有蓝紫或红紫色的虹彩羽毛,形成竖立的羽簇;下巴、喉咙及耳覆羽呈深黑色,带有绿叶状的虹彩;背部和翅膀则呈棕色,边缘较浅,尾羽肉桂棕色;胸部为暗橄榄棕色,腹部暖灰色,较为黑色的条纹均匀分布在全身。而雌鸟体型与雄鸟相似且体重较轻,但缺少虹彩羽毛。其头部前部为淡色,向下逐渐变深,腹部为肉桂色。
【生活习性】
淡嘴镰嘴风鸟栖息于新几内亚的低地雨林,即便在山丘和受到干扰的森林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其主要食谱为果实和昆虫,更倾向于以果实为主。它们偏好在树冠层觅食,亦偶会下到较低层。
【鸣叫特征】
雄鸟在广告时会发出一系列变化的沙哑或空洞的口哨声,音调时升时降,有时伴随着低沉、音乐般的咕噜声或咳嗽声。觅食时则会发出安静的询问音。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雄鸟会进行展示,包括静态姿势和动作,如展开尾羽和张开喙,这些展示动作可能吸引雌性。雌鸟则独自筑巢和照料巢穴。雄鸟具备强烈的领地意识,每天都会外出巡逻,并会对处于领地边缘的其他雄鸟做出反应。
【外型辨识】
雌鸟与十二线鸟天堂鸟和辉煌凤头鸟相比,更显其独特的长而弯曲的喙。雄鸟的虹彩装饰羽毛和特有叫声成为识别要点。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IUCN红色名录中标记为无危(LC)。尽管如此小的分布和潜在栖息地丧失,它们仍然能在局部地区较为常见,在砍伐后的森林中也能找到。
【地理分布】
淡嘴镰嘴风鸟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东北部,包括Geelvink湾东侧、Meervlakte(Lakeplain)及Sepik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