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信天翁
英文名:Southern Royal Albatross
学名:Diomedea epomophora
【简介】
皇信天翁(Diomedea epomophora),属鹱形目、信天翁科、信天翁属的大型鸟类,分布在南纬30°至45°的广阔海域。它们主要在新西兰的坎贝尔岛和奥克兰群岛繁殖。非繁殖季节,这些海鸟广泛散布于所有的南部和南极海域。
【外形特征】
皇信天翁体型庞大,成鸟的体型可达112至122厘米,体重8.5公斤左右,两翼展开后可达3米以上。雄鸟稍重于雌鸟。从体色上看,成鸟头部、颈部和上体为白色;上翼在深色背景下点缀着白色斑点。上翼的前缘逐渐成棕色,下翼几乎全白,仅尖端黑色。成鸟与幼鸟的相同之处在于粉色的喙和肉色的足,且上喙的边缘为黑色部分较窄。
【生活习性】
皇信天翁主要栖息于南半球的温带海区,偏好在大陆架附近和浅水海域觅食。它们通常单独或按小群体活动,偶尔会跟随渔船寻找食物。这种海鸟以鱿鱼和鱼类为主食,也会摄取水母和少量甲壳类生物。
【鸣叫特征】
皇信天翁没有特别详细描述其鸣叫特征的内容。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皇信天翁会在草地高原、山脊和丘陵等地区筑巢。一对皇信天翁每两年只繁殖一次,每窝产1枚卵。幼崽的发育期较长,要经过大约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长出飞行所需的羽毛。这一阶段中,亲鸟共同担负孵化和育幼的任务。一旦父母安顿下来,卵的存活率相对较高。
【外型辨识】
皇信天翁的外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体型、体色以及喙和足的颜色上。成鸟头部、颈部和上体为白色;上翼在深色背景下点缀着白色斑点。上翼的前缘逐渐成棕色,下翼几乎全白,仅尖端黑色。
【物种区别】
皇信天翁没有特别描述与其他同类的区别内容。
【保护状况】
皇信天翁被列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VU)。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坎贝尔岛的繁殖对数量估计约为7800对,这表现出一定增长或稳定的趋势。非繁殖鸟类则更广地散布于南极和南半球温带水域。
【地理分布】
皇信天翁主要在新西兰的坎贝尔岛和奥克兰群岛繁殖。非繁殖季节,这些海鸟广泛散布于所有的南部和南极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