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背三趾啄木鸟
英文名:Common Flameback
学名:Dinopium javanense
【简介】
金背三趾啄木鸟,学名Dinopium javanense,也称作Common Flameback。属于鸟纲鴷形目啄木鸟科金背三趾啄木鸟属。
【外形特征】
体长约28-30厘米,体重57-100克。雄鸟有棕色前额、红色羽冠和顶羽、黑色环绕眼圈;眉纹白色,黑眼纹至颈后,宽白颊纹至颈侧及胸侧延伸;髭纹薄黑,后部变宽,向下延伸至上胸;浅色下巴及喉咙,有黑点状条纹从喙基延至喉下;颈后及上部披肩黑色;体背部橄榄色带金色光泽,羽尖黄色常带橙色或红色提示;下身白色,羽毛边缘及尖端黑色掺杂,胸部为密集黑点,下身较淡,条纹状;隐存黄色下尾;棕色下翼,边缘有白色斑点;上下尾黑色。雌鸟类似但无红冠。幼鸟色素较淡,胸部有更多的黑棕色及白色斑点,下体条纹模糊,眼灰,雄鸟黑冠边缘,雌鸟淡冠纹更点状。
【生活习性】
主要在树干和枝条中觅食,以蚂蚁、昆虫幼虫、小型爬虫和地面虫类为主食。觅食形式多样,包括侧向触及探查、剥树皮等。常单独或混群,在早晚活动最为频繁。其高亢颤音鸣叫声易于辨认。
【鸣叫特征】
发出清脆的“chee chee”声和波浪式飞行时的“kluuk、kluuk”声,叫声多变,展示时有持续的刺耳声“churrrrrrrr”。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根据不同地区而有所不同。雌鸟在选定的活树或枯木上钻洞筑巢,洞高多见2至10米间,通常靠近地面向下1至5.5米,有时可在果树或棕榈树中找到筑巢点。产出2-3枚白卵,每枚大小为约27-31×18-23毫米。
【外型辨识】
金背三趾啄木鸟共有六个亚种,分别是:D. j. malabaricum,D. j. intermedium,D. j. everetti,D. j. javanense,D. j. raveni 和D. j. exsul。这些亚种在形态及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化。
【保护状况】
金背三趾啄木鸟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分类红色名录,列为低危(LC)物种,同时也是《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所涵盖的物种。
【地理分布】
金背三趾啄木鸟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西部山地、东南亚各国,以及马来群岛的多个岛屿。它们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潮湿次生林、阔叶林、灌木丛、红树林、柚木林,甚至于海拔1700米的松树林。此外,种群也常见于人类设施,如椰子种植园、耕地、花园、公园及高尔夫球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