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刺花鸟
英文名:Chestnut-bellied Flowerpiercer
学名:Diglossa gloriosissima
【简介】
栗腹刺花鸟,学名Diglossa gloriosissima,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刺花鸟属。它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西部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
栗腹刺花鸟体长约14厘米,体重约14克。成鸟上部和下部为光泽黑羽,翼上有少量银蓝色羽毛形成小三角形的肩斑,尾上覆羽则为石板灰色混合光泽黑色,胸部至腹部及尾下覆羽为鲜艳的栗红色,侧面有时带有黑色斑点。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臀部略显蓝灰色。幼鸟较成鸟颜色更暗,主要呈暗棕色,并有深棕色的混合色。
【鸣叫特征】
其鸣声显著缓慢且音调较低,由一系列高频、穿透性的半音乐性音符与略带金属质感的音符交织而成,例如“chut, chet-chet-chee-sa’wee, sa-wee-tu-tu-tslee-chet-tslee, chet, chet chee, chut, sa-wee...”,有时长达30秒,随后放慢速度,短暂犹豫后可能再开始。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湿润和潮湿的高山灌木丛及矮林中,常见于海拔3000至3750米之间的高海拔地区的过渡带。这种鸟类的主食是花蜜,但也偶尔以昆虫为主食。它习惯性地刺破或撕裂花朵来获取食物,这种食物获取方式不仅为它提供必要的养料,也促进了植物的授粉。
【繁殖习性】
繁殖期多发生在2月和8月,雌鸟会在地面或灌木丛中筑巢并产卵。在繁育期,这类鸟类会在特定区域建造碗状巢。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近危(NT)物种。主要威胁包括人类定居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森林火烧以及军事活动和通讯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干扰。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局限于哥伦比亚西部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具体分布区域包括安蒂奥基亚省的帕拉米罗山脊、科卡省的波帕扬西南部以及里萨拉尔达省的蒙特祖马山国家自然公园等地。在某些地区,它们的活动高度可低于2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