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冠卷尾
英文名:Hair-crested Drongo
学名:Dicrurus hottentottus
【简介】
发冠卷尾(学名:Dicrurus hottentottus)属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主要分布广泛于亚洲南部地区,体长平均约32厘米。
【外形特征】
显著特征包括黑羽配金属蓝绿色光泽,尾部卷曲呈长方形。头部有发丝状羽冠,外侧尾羽呈螺旋状卷曲。成鸟虹膜呈红色或棕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多样的森林环境,包括从低地到中低海拔。是夏候鸟,并且部分迁徙至较高海拔地区过冬。偏好在树冠层活动,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极少群聚。偏好跟随食果鸟及猿猴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鸣叫特征】
发冠卷尾鸣声丰富多变,可发出粗糙尖锐、吠叫、金属声和尖啸声等。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每年4月至7月。筑巢于树顶部的浓密枝杈间,多用干草、树叶等构建碗形或盘形的巢。每窝产卵3-4枚。如果两只幼鸟能成功出巢,亲鸟会拆解使用过的鸟巢,有时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周。
【外型辨识】
羽丝光泽绒黑,具有蓝绿金属光泽,头部有看似发丝般的羽冠,这对辨别种类十分重要。耳羽、背均暗黑。胸斑变有紫蓝光泽。尾羽呈鲜明的叉尾型,末端曲卷。
【保护状况】
IUCN评定发冠卷尾为无危物种(LC)。虽然栖息地失去将对发冠卷尾构成长期威胁,但目前其分布范围广泛,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发冠卷尾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包括印度、中国多个省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在中国被认为是夏候鸟,繁殖于山区,越冬则迁徙南下。曾在2021年在中国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次观测到发冠卷尾,刷新了这一地区鸟类的记录。
【物种区别】
发冠卷尾有11个有效亚种,分布范围从印度次大陆延伸至东南亚,从婆罗洲到菲律宾、甚至苏拉威西岛及周边的小岛。每个亚种在外观上可能稍有差别:
1. 普通亚种 (Dicrurus hottentottus hottentottus): 体型相对较大,分布于印度南部及孟加拉国。
2. 菲律宾亚种 (Dicrurus hottentottus palawanensis): 较为小型,眼睛周边有时呈现白色斑点,主要见于菲律宾醅西部。
3. 婆罗洲亚种 (Dicrurus hottentottus borneensis): 体型在不同情况下更显多样性,分布在婆罗洲及一些临近的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