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卷尾
英文名:Crested Drongo
学名:Dicrurus forficatus
【简介】
学名:Dicrurus forficatus
英文名:Crested Drongo
【外形特征】
冠卷尾是雀形目卷尾科的一种鸟类,具有显著的额部羽冠和分叉的尾巴。成鸟全身黑亮,带有金属质感的蓝绿色光泽,雄鸟具有独特的额部羽冠,雌鸟体型较小,羽毛偏棕色且光泽较弱。幼鸟为暗褐色,混有白色斑纹,翅膀内侧点缀有小点,尾巴较短且分叉不明显,几乎无羽冠,虹膜为棕色。
【鸣叫特征】
冠卷尾的鸣叫声音丰富、响亮,包含响亮的鸣叫声和口哨声,有时会发出三音节的鸣叫:“twee-too-hee”,“t-seee-churr-chirr”或“kák-kák”。报警时则会发出尖锐的“kék”声。其歌曲由一系列短小的乐句组成,重复5至10次,逐渐进入快速的鼻音颤音及尖锐叫声。
【生活习性】
冠卷尾常见于低海拔的森林、草原和干燥、湿润环境。它们常在显眼的枝头停歇,并从那里捕捉飞过的昆虫。这些鸟通常独居或成对出现,有时会加入昆虫食性鸟类的混合社群,如鹎、天堂燕、太阳鸟、牛顿鸟、白眼和莺等,通过这些群体获得猎物并发出警报声音。
【繁殖习性】
冠卷尾的繁殖期从5月至6月开始,它们在杯状巢中产卵4至5枚。卵色呈粉红色,带有不同颜色的斑点。食物主要由昆虫组成,如甲虫、蝽象、蟋蟀和蝗虫,故其为农林益鸟,多见于我国南方。
【外型辨识】
冠卷尾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额部的羽冠和分叉的尾巴。与同类黑卷尾相比,冠卷尾体型更粗壮,外侧尾羽显著向上弯曲,且拥有十余条发状羽冠沿后背下垂。
【保护状况】
冠卷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无危(LC)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其数量较为稳定,但分布相对局域化。
【地理分布】
冠卷尾包括两个亚种:D. f. forficatus,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全岛及其周边较大的岛屿,如诺西贝岛;D. f. potior,仅分布于科摩罗群岛的昂儒昂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