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啄花鸟科 > 啄花鸟属 > 安达曼啄花鸟
安达曼啄花鸟

安达曼啄花鸟

英文名:Andaman Flowerpecker

学名:Dicaeum virescens

【简介】

安达曼啄花鸟(学名:Dicaeum virescens),英文名:Andaman Flowerpecker,属于燕雀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鸟类。

【外形特征】

成鸟的背部和肩部呈橄榄绿色,头部呈棕色,臀部略带黄色色泽。尾部末端白色,喉部和腹部呈暗黄色。下腹部为黄色,眼睛为棕色至深棕色。喙尖黑色,基部颜色为蓝灰色或黑褐色,腿色为棕色或铅灰色。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幼鸟相较于成鸟显得较为灰暗,下体为灰白色,部分幼鸟喙基部可见黄色或橙色。

【鸣叫特征】

该鸟种发出多种叫声,包括‘tik-tik-tik’或‘chirp-chirp-chirp’的连续鸣声,伴有尖锐的‘chek’声和短促的‘chrik’音,以及一些颤音和叽叽喳喳的声音。其标志性声音为尖锐的‘zink!’和‘tzit!, tzit!...’的单音节叫声。歌声为高音颤音。

【生活习性】

该鸟种栖息于森林各层次,特别偏好生活在树冠层。食性包括昆虫、蜘蛛及一些果实,如无花果,尤其偏爱寄生植物的果实与花蜜。通常独居或成对栖息,偶尔会组成小群体活动。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3月至9月间,巢穴通常悬挂在6至12米高的地方,用纤维和植物绒毛交织而成。一枚蛋的重量通常为1.2克至1.5克,每窝产2至3枚,直径约为13至16毫米。蛋的颜色为白色或淡橙色,带有褐色斑点。孵化与喂养均由双亲共同完成。

【外型辨识】

安达曼啄花鸟的主要栖息地为东洋界的安达曼群岛。具体的分布范围及受保护状况根据最新的生态调研结果进行划分与更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未予评估。该鸟种在印度次大陆的局部地域显得较为常见,在缅甸分布较广但数量稀少,在泰国的部分地区相对常见,在马来半岛不太常见,在婆罗洲的出现频率非常低,在爪哇地区并不罕见。在马来西亚的半岛地区,至少被认为是近危状态。

【地理分布】

安达曼啄花鸟的主要栖息地为东洋界的安达曼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