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啄花鸟科 > 啄花鸟属 > 小啄花鸟
小啄花鸟

小啄花鸟

英文名:Pygmy Flowerpecker

学名:Dicaeum pygmaeum

【简介】
小啄花鸟(英文名:Pygmy Flowerpecker,学名:Dicaeum pygmaeum)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分布于菲律宾的森林及其边缘地带,自低地至中高海拔地区均有踪迹。

【外形特征】
小啄花鸟体长约8.4厘米,体重在4.5至5.6克之间。头部、背部、上翼及尾部为橄榄黑或橄榄绿色,略带光泽。臀部淡橄榄黄色,尾上覆羽淡橄榄绿色;喉部和胸部为白色,脸部、喉侧至两胁渐变为橄榄黄色,腹部至尾下覆羽为淡黄白色,杂有灰色斑点。眼周深棕色,喙黑色或暗角质色,腿褐色至黑褐色。雌鸟头部为灰色,背部橄榄色,下体为暗灰色,两胁橄榄黄色较为明显,胸羽白色,腹部至尾下覆羽白色。幼鸟较雌鸟更偏灰色,臀部为绿色。

【生活习性】
小啄花鸟主要栖息于森林、森林边缘和次生林,常见于开花和结果的树木附近,也会在槲寄生类植物旁活动。通常活动高度在1000米以下,但在吕宋岛可达2000米。觅食时,它们或单独行动或结成小群,且会与其他觅食鸟类混群。主要食物为槲寄生类植物,也可能包括其他植物的果实、花蜜和花粉。

【鸣叫特征】
小啄花鸟发出典型的‘tuk!’声,常在觅食时连续发出,有时混合高音的‘tsii!’声。此外,还有尖锐的‘tip tip…’声,几乎连续不规则间隔产生;以及高音和双音节‘schenk-schenk…’及‘zip-zip…’。

【繁殖习性】
小啄花鸟的繁殖信息有限。幼鸟离巢时间为5月,且在2月、4月、7月和12月观察到活跃的生殖腺体情况。

【外型辨识】
小啄花鸟与红颈、黑腰和红纹啄花鸟相近,但下体并无红色。上体颜色、鸣叫声以及分布区域能够帮助区分。

【保护状况】
小啄花鸟在IUCN的保护状况被定为无危(LC),在菲律宾版图内普遍存在,覆盖面广泛。

【地理分布】
小啄花鸟广泛分布于菲律宾群岛(除苏禄群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