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啄花鸟
英文名:Red-banded Flowerpecker
学名:Dicaeum eximium
【简介】
红斑啄花鸟(Dicaeum eximium)是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仅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俾斯麦群岛,栖息环境多样,包括低地和山地的森林,海拔高度不超过1500米。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红斑啄花鸟头部为灰褐色,上体为橄榄棕色和青铜绿色,臀部为鲜艳的红色,尾羽则带有蓝色光泽。下体为白色,带有狭窄的红色胸带,胸部两侧为深灰色,胁部带有橄榄棕色和绿色成分,腹部底部带有黑色条纹,腹部中部较浅。雌性成鸟毛色较为暗淡,体表呈淡灰褐色,并在喉部、胸部中部、腹部和生殖部位呈现出淡黄色色调,胁部则呈现黄色绿色。幼鸟的外观与雌鸟相似,但下体更趋向灰色,喉部的白色部分相对较窄。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森林环境,包括退化森林、森林边缘等,但很少见于沿海或山区的森林,偶尔会在本土花园边缘的灌木和孤立的一片树木中找到。以昆虫为主食,同时也会在树冠层觅食花朵和果实附近的猎物。
【鸣叫特征】
红斑啄花鸟的叫声为尖锐的‘tzick’音。
【繁殖习性】
通常于7月至8月间进入繁殖期。红斑啄花鸟可能采取双窝繁殖方式。巢位置较低至离地面2米以下,且巢顶悬垂下,局部可能藏匿于蕨类植物中。卵为白色椭圆形。
【外型辨识】
通过独特的红色臀部和胸部与雌鸟和幼鸟区分。在幼鸟和雌鸟中,虽然轮廓相似,但幼鸟的下体更为灰暗,喉部有较显眼的白色狭带作为区别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红斑啄花鸟的保护状况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