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啄花鸟科 > 啄花鸟属 > 黄胁啄花鸟
黄胁啄花鸟

黄胁啄花鸟

英文名:Yellow-sided Flowerpecker

学名:Dicaeum aureolimbatum

【简介】
黄胁啄花鸟(英文名:Yellow-sided Flowerpecker,学名:Dicaeum aureolimbatum)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小型鸟类。其主要特征为橄榄色的上体、深色的翅膀、白色的下体以及侧腹显眼的黄色。

【外形特征】
成年黄胁啄花鸟体长约为8.5厘米,背部为亮橄榄绿色,腹部则为灰白色。侧胸和腹部两胁呈现出鲜艳的黄色,是其最主要特征。其翅膀及尾羽均为深褐色。虹膜为红棕色至棕色,喙和腿均为黑色。幼鸟的侧部黄色较淡,容易与成鸟区别。

【生活习性】
黄胁啄花鸟多栖息于树冠层与中等大小的树上,以果实、蜘蛛、昆虫及花蜜为食。其觅食活动常常受到同一区域其他鸟类的驱赶。在自然条件下,黄胁啄花鸟往往单独或成对行动,或组成小群体交集。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独特,包括轻快的's-uit'音,频率较低;'tuk'音,急促且间或;'zit-zit-zit'音,连贯且清晰。其声音具有区域差异性,有助于个体间的识别。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中,黄胁啄花鸟通常于五月末到六月初筑巢。巢通常位于离地约15厘米的树杈上,由枝叶和芦苇草编织而成。每一次孵化期限通常为5-6天,幼鸟在巢中生活约12-14天。

【外型辨识】
区别于同域其他啄花鸟科成员,黄胁啄花鸟因其侧腹部分的黄色,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亚种之间侧腹颜色的表现也有区别,其中亚种laterale的两胁颜色为橄榄褐色。根据IUCN标准,黄胁啄花鸟被列为"最低关注"级别(无危),在苏拉威西岛上的分布和数量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黄胁啄花鸟主要分布于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及周边岛屿,以及托吉安群岛、桑吉赫岛和洛雷林杜国家公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