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啄木鸟
英文名:Eastern Grey Woodpecker
学名:Dendropicos spodocephalus
【简介】
灰头啄木鸟(学名:Dendropicos spodocephalus)是非洲东部广泛分布的鸟类,主要栖息于从低地到海拔3,300米的湿润森林以及耕地地带。
【外形特征】
灰头啄木鸟体型适中,体长约20厘米,体重在43-52克之间。雄鸟头部后方有红色冠羽,雌鸟头部全灰。背部为金绿色,翼下有暗褐色边缘;翅膀和尾下覆羽无条纹,腹部有大块红色斑块。下体灰白,尾羽外侧有白色条纹,喙直而长。脚色偏绿灰,眼部易于红色至棕色。
【生活习性】
灰头啄木鸟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栖息于中等海拔的森林、草原以及耕作区。它们以地面的昆虫为食,主要包括如蜈蚣、蛾类幼虫和蛹。飞行迅速,善于在树干中下部和地面上觅食,尤其爱在倒木和蚁丘上活动。在繁殖季节时鸣叫频繁。
【鸣叫特征】
主要的叫声是由一系列激动的上升音调“k-k-kree”组成,常在激动或警戒时发出。
【繁殖习性】
繁殖期发生在4月至6月间。巢穴由夫妇共同挖凿于阔叶树的树洞,距离地面约2.7至11米。巢内通常产卵数量为8至11枚,孵化期约12至13天,幼鸟23至24天后即可独立飞翔。每年都会使用新的巢穴。
【外型辨识】
对比非洲灰啄木鸟,灰头啄木鸟的翅膀和尾下无条纹,腹部有大块深红色斑块,上体的颜色更为鲜亮,头部及下体颜色均匀。
【保护状况】
灰头啄木鸟目前的保护评级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灰头啄木鸟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