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灰啄木鸟属 > 暗红啄木鸟
暗红啄木鸟

暗红啄木鸟

英文名:Cardinal Woodpecker

学名:Dendropicos fuscescens

【简介】
暗红啄木鸟(Cardinal Woodpecker,Dendropicos fuscescens),鴷形目啄木鸟科灰啄木鸟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

【外形特征】
这种小型啄木鸟体型约长14至16厘米,体重约20至37克。雄鸟前额至头顶为橄榄褐色,后冠与颈背为红色;雌鸟全头顶部呈暗褐色。物种特征还包括宽阔的白色眉纹,从眼后延伸至耳羽后方。脸颊及耳羽为灰色或灰白色,带有微弱的暗色细纹;黑色颊纹延伸至颈侧。下颏及喉部白中带灰,有时有细微斑点。上体呈深褐色,混有白色至淡橄榄白条纹,臀部和尾上覆羽呈现黄色,尾上覆羽尖端淡红色。此鸟的翼羽暗棕色,缀有一些白色斑点,飞羽白中带有条纹。雄鸟前额为橄榄褐色,与红色后冠和颈背部分融合。幼鸟较暗,颜色偏灰,羽毛对比度较低。雌鸟的头部中心红色斑点较小,且冠部颜色较深。

【生活习性】
暗红啄木鸟常栖息在多种林地、灌木草原、灌木丛及乔灌混交林中。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特别是甲虫,有时也觅食毛虫、白蚁、蚱蜢和果实。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并偶尔加入混合鸟类群。其觅食活动包括快速移动、探查和敲击,并常见于低层树林。

【鸣叫特征】
暗红啄木鸟的鸣叫声具有鲜明特征。两性都会发出尖锐的连续颤音“kweek-eek-eek-ik-ik”,在争斗场合,它们还会发出“creek, creek, creek”和“kweek-a, kweek-a”的声音。雏鸟的叫声通常为“kee-kee-kee”,持续重复。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西非2月至7月、塞拉利昂12月、安哥拉6月至11月之间变动。两性共同挖掘死树干或树枝中的洞穴,作为巢穴,通常洞穴深度超过15厘米。它们产卵量多为1到5枚,而最常见的是2或3枚,孵化期通常为10到13天。幼鸟期大约持续27天,孵化的雏鸟和父母共同生活约8至10周。巢穴可能会被鳞喉响蜜䴕或黑喉响蜜䴕寄生。

【保护状况】
目前,暗红啄木鸟的保护状况分类为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无危”等级。这表明在现有的栖息地保护措施和生态条件下,该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相对稳定,并未显示出濒危迹象。然而,持续的栖息地监测和保护措施仍然是必要的,以确保这一物种的长期健康与发展。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地区涵盖从安哥拉到津巴布韦的广大区域,包括东非、东非的高地及中非的低地。暗红啄木鸟在这些区域内的许多类别环境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