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啄木鸟属 > 茶胸斑啄木鸟
茶胸斑啄木鸟

茶胸斑啄木鸟

英文名:Fulvous-breasted Woodpecker

学名:Dendrocopos macei

【简介】
茶胸斑啄木鸟是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其分布于东洋界,从巴基斯坦北部至缅甸北部,在中国云南和西藏常见。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长约18至20厘米。雄鸟头顶红色,雌鸟头部全黑。脸部侧边白色,并带有黑色下颊纹及领环;上体为黑色和白色斑纹的混合,下体则为淡黄色并且带有黑色的纵纹,还包括一个红色的尾下覆羽。

【生活习性】
茶胸斑啄木鸟常在高大的树干和树枝间活动,觅食蚂蚁、昆虫、幼虫及小型蝎子等。它们也偶尔吃一些浆果和水果。这种啄木鸟偏好从高处搜寻蚂蚁,并采取采集、探查以及敲打等多种觅食方式。

【鸣叫特征】
茶胸斑啄木鸟发出高声的"skik"或“tchick”声,比Picoides canicapillus更高更尖锐;也会发出滚鸣声,由一连串的"pit"音和呼叫音组成,通常以呼叫音结束。

【繁殖习性】
茶胸斑啄木鸟的繁殖时间为1月至5月,偶尔持续到6月。雌雄共同挖掘树干或竹子筑巢,巢穴通常位于离地面3米左右的地方。产卵数量2至5枚,通常孵化和雏鸟抚育都是双亲共同完成的工作。

【外型辨识】
茶胸斑啄木鸟与Leiopicus auriceps的区别在于茶胸斑啄木鸟的喙较长,冠全红,下体颜色更深,条纹较轻;而比纹胸啄木鸟体型略小,下体条纹更加轻柔,雄鸟展现出红色顶冠的特征。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C),尽管不同地区的数量有所不同,但普遍被认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茶胸斑啄木鸟在多个自然保护区中均有分布记录,如印度的Corbett、Dibru Saikhowa与Kaziranga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
茶胸斑啄木鸟喜居住在低地和高地的开放潮湿混合森林及沿干河床的竹林、大灌木和孤立高树中。它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落叶林,特别是在Bombax-Ficus林中。在次生林和农庄院落中同样可见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