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树鹊
英文名:Rufous Treepie
学名:Dendrocitta vagabunda
【简介】
棕腹树鹊,英文名Rufous Treepie,学名Dendrocitta vagabunda,是雀形目鸦科树鹊属的一员。它们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适应力强,广泛见于开放灌木丛、农田、森林以及城市花园。
【外形特征】
棕腹树鹊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黑头、灰颈及双肩,棕身躯,下体橙色。腰部及尾部呈灰色,尾端宽广为黑色带纹,翅膀由银灰、黑及白色斑块构成。鸟喙呈黑色亦较结实,顶端钩曲弯曲。成鸟体长约46-50厘米,体重90-130克。雌雄相似,幼鸟则有棕橙色兜帽与披肩,臀部、下体及上尾覆羽均呈奶油色,翅膀上的黑色斑块棕色较重。
【鸣叫特征】
其叫声独特而响亮,具明显的金属质感,类似'krowwiiii kroo'。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各种类型的开阔森林,包括干燥森林、湿润阔叶林以及有散落树木的开放农业地带。它们也时常出现在城镇公园及大型私人花园,大多数在低地活动,有时达到海拔2100米。主要肉食,随季节变化捕食昆虫、蜘蛛、小型哺乳动物与鸟类,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及花蜜。
【繁殖习性】
繁殖期集中在3-7月,南印度多在5-6月,而南部分布区如喀拉拉邦则可能早至3-4月。巢由成鸟共同搭建,位于树顶6-8米处。每窝产卵2-6枚,一般4或5枚。双亲共同孵化,但确切分工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与灰树鹊相比,棕腹树鹊的背部及腹部更加鲜艳,尾部呈灰而非黑,翅膀带有明显的白色斑块。亚种间体型与色彩存在各异表现。
【保护状况】
IUCN保护级别列为无危(LC)。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及泰国等地区都有记录,在中国主要见于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可达2000米海拔下的灌丛与森林地带分布。
【地理分布】
棕腹树鹊目前确认有九个亚种,其具体分布范围由各地实际情况差异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