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鸦科 > 树鹊属 > 加里曼丹树鹊
加里曼丹树鹊

加里曼丹树鹊

英文名:Bornean Treepie

学名:Dendrocitta cinerascens

【简介】
加里曼丹树鹊(学名:Dendrocitta cinerascens)是一种特有种鸟类,仅分布在婆罗洲的山地森林中。这种鸟类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声音活跃于该区域。

【外形特征】
加里曼丹树鹊体长约40厘米,重约125克。其形态特点是拥有长而渐细的尾巴;头部粉棕色,头顶银白色,眼上及额部红棕色;背部灰色,臀部浅色;翅膀黑色带白色斑块,尾羽银灰带黑色尖端;面部、喉咙和腹部红棕色至橙棕色,下尾覆羽更显橙色。虹膜红色或红棕色,喙和腿黑色。

【生活习性】
加里曼丹树鹊常见于婆罗洲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海拔300-2600米的山地森林及山谷和山脚森林。它们是杂食性鸟类,常以昆虫和果实为食,包括蚱蜢、甲虫、蛾类、蟑螂等,也食用稻谷和落地种子。它们通常在树冠层成群活动,也会下到地面觅食,动作显得笨拙,尾巴突出。

【鸣叫特征】
加里曼丹树鹊发出多样化的鸣叫声,包括特别具标识性的树鹊嘶叫声、钟铃般的金属音和其他音乐性音符,充斥着整个婆罗洲山区。其特征性的叫声短促有力,如金属撞击声'kil-awk'、粗哑后的金属敲击声'squaaaaaak-tonk',或一种回响衰减的'b-clunk-eeeee'声,最后还有一种液体声拌着两个粗糙叫声的组合'plonk, grah-grah'。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的具体信息较为有限。巢筑于灌木或小树的树冠之中,用细枝构成,内部用根须及其他柔软植物材料筑衬,通常不够隐蔽。每巢一般产出2枚蛋,蛋呈绿白色,宽端密集分布着棕色斑点。除此之外的繁殖信息暂时不得而知。

【外型辨识】
这种树鹊与马来树鹊很容易区分。马来树鹊背部为棕褐色,头部为深棕色,具有白色颈背,喙较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分类,加里曼丹树鹊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它在北婆罗洲和中婆罗洲广泛分布,普遍存在,并且在某些区域的次生林中也可发现,表明未来其保护前景相对良好。

【地理分布】
加里曼丹树鹊主要分布在婆罗洲北部和中部的山地森林的山谷和山脚地带。尤其分布在Poi山脉、Penrissen、Kapuas和Mahakam流域系统中的山地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