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锥嘴雀
英文名:Yellow-bellied Dacnis
学名:Dacnis flaviventer
【简介】
黄腹锥嘴雀(学名:Dacnis flaviventer)是雀形目裸鼻雀科中的小型热带低地鸟类。常见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及其周边区域,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以及巴西。另外,黄腹锥嘴雀也能在委内瑞拉东部的奥里诺科河流域找到。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的主要特征是背部黑色、腹部黄色、黑色的面罩及深绿色头部。雌鸟的身体上部呈橄榄色,下部为淡黄色,二者皆有红色的眼睛。它们的灰色斑纹间有细微差别,雄鸟较深而为黑色,雌鸟则更显橄榄色。成体长度大约在11至13厘米,体重则在12至14克。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热带低地的季节性泛滥森林中,偏好在河流或湖泊周围的黑水或白水泛滥森林区生活。它们多数的时间里在树冠层活动,并以小果实、昆虫和花蜜为食。黄腹锥嘴雀有时会与其他鸟类一起组成觅食群(混种觅食)。
【鸣叫特征】
黄腹锥嘴雀的鸣叫声丰富多变,小型个体发出的声音为尖锐的‘zeet’或‘seep’,而大型个体则发出‘zrreet’或‘tcheew’这样的上扬音符。其代表性歌曲由尖锐的‘whuh-zeeé’效果和间隔3至4秒的一系列‘p’tzeeEEep’音符组成。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旱季,黄腹锥嘴会在树冠层筑巢,利用各种植物和蜘蛛丝加固。较多的巢位于7米高的树木中,距离地面约5米远,通常每次产下2只雏鸟。
【外型辨识】
黄腹锥嘴雄鸟与曲嘴森莺(Tolmomyes viridicpes)相似,不过后者有白色眉纹和翼斑。而黄腹锥嘴雌鸟的红色眼睛使它与其他Dacnis物种区分开来,特别是在与黑脸锥嘴雀或白腹锥嘴雀对比时。
【保护状况】
黄腹锥嘴雀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LC等级,即低风险物种。
【地理分布】
该物种可以在一些保护区中找到,例如巴西的Anavilhanas生态站及Jaú国家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