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彩鹑
英文名:Ocellated Quail
学名:Cyrtonyx ocellatus
【简介】
眼斑彩鹑(Cyrtonyx ocellatus)属于鸡形目齿鹑科彩鹑属的一种鸟类。其分布集中在中美洲的特定区域,是易危物种(VU)。现存数量不足10,000只。
【外形特征】
成年体长一般在20.5至23厘米,雄鸟体重约为218克,雌鸟体重约为182克。雄性头部具有显著黑白图案,其冠部和颈背呈现出黄褐色至橄榄褐色,胸部中央通常是淡肉桂色,两侧有明显的灰底带肉桂色斑点。相比之下,雌性羽毛色调以棕色为主,但头部仍有类似雄性特色的设计,但颜色以棕色和棕白色代替了雄性头上的黑白图案。两种性别的顶冠都非常蓬松显眼。
【鸣叫特征】
眼斑彩鹑的鸣叫声虽然尚未详尽描述,但推测其叫声与类似物种蒙特祖玛彩鹑较为相似。雄性可能会发出单一的下降式嗡嗡哨音,而雌性则可能发出一系列下降的短音。
【生活习性】
它们完全陆栖,通常栖息于灌木丛及开阔的松树和橡树林环境中,栖息地海拔范围在750至3050米之间。食性以地下植物根茎和块茎为主,在繁殖季节,鸟类也会捕食昆虫补充蛋白质。
【繁殖习性】
眼斑彩鹑的繁殖生态知识较为有限。在危地马拉,繁殖期大约在4月至8月之间,不过关于巢穴细节及蛋的具体情形尚未有明确记录。夏季对于它们繁殖成功至关重要,因为这时昆虫和蛹也较易被捕食。据估计,每窝产10枚卵。
【外型辨识】
雄性眼斑彩鹑与蒙特祖玛彩鹑区别在于前者胸侧的白点较少,前胸中央更偏橙色,并具有较深的后侧斑点以及带肉桂色的背部。雌性颜色整体更加暗淡,与蒙特祖玛雌鸟非常相似,但整体羽色更暗,特殊活跃于日照不足的区域环境中。
【物种区别】
雄性眼斑彩鹑与蒙特祖玛彩鹑区别在于前者胸侧的白点较少,前胸中央更偏橙色,并具有较深的后侧斑点以及带肉桂色的背部。雌性颜色整体更加暗淡,与蒙特祖玛雌鸟非常相似,但整体羽色更暗。
【保护状况】
眼斑彩鹑被列为易危物种(VU)。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迫在眉睫。
【地理分布】
眼斑彩鹑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南部延伸到尼加拉瓜,并主要栖息于墨西哥西南部至尼加拉瓜的松栎林和灌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