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雨燕科 > 黑雨燕属 > 白颏黑雨燕
白颏黑雨燕

白颏黑雨燕

英文名:White-chinned Swift

学名:Cypseloides cryptus

【简介】
白颏黑雨燕(学名:Cypseloides cryptus),属雨燕目雨燕科黑雨燕属,是一种中型的黑雨燕类。这种珍稀鸟类仅零星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成鸟头部为深褐色,前额及脸颊有狭窄的白纹;喉部为褐色,下巴则有白色鳞状斑。相对于背部,翅膀和尾部的黑色更深,腹部颜色相对更浅。幼鸟的腹部则有更宽的白色斑点。

【鸣叫特征】
其鸣叫为尖锐的短促声、悦耳的颤音、爆炸性的断续声及单一干燥点击声。白颏黑雨燕主要通过下巴和前额的白色羽尖特征与栗领黑雨燕和斑额黑雨燕进行区分。

【生活习性】
白颏黑雨燕广泛分布于海拔0至3000米的各种生境中,如常绿山地、低地森林、牧场以及年轻的次生林。它们常常以群体的形式活动,并以空中飞行昆虫为食,主要包括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的昆虫。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瀑布附近的岩石上筑巢,用苔藓、肝蕨和泥土形成巢穴。繁殖季节通常一窝只产一卵,孵化期约为30天,在孵化后约55至58天后,雏鸟将离巢。在巴西,具体繁殖时间为7月,但确切的离巢时间和孵化时间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白颏黑雨燕具有中等体型,体色呈深灰色,尾呈方形。

【物种区别】
成鸟头部为深褐色,前额及脸颊有狭窄的白纹;喉部为褐色,下巴则有白色鳞状斑。相对于背部,翅膀和尾部的黑色更深,腹部颜色相对更浅。幼鸟的腹部则有更宽的白色斑点。

【保护状况】
依据IUCN标准,该物种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白颏黑雨燕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如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巴西北部和秘鲁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