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蓝仙鹟
英文名:Hill Blue Flycatcher
学名:Cyornis whitei
【简介】
山蓝仙鹟(学名:Cyornis whitei),属雀形目鹟科蓝仙鹟属。雄鸟上体深蓝色,额头及眉纹呈钴蓝色,脸部黑色,下体橙黄色,腹部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下体棕红色或淡赭色。
【外形特征】
- **雄鸟**:额基和眼先黑色,额与眉纹呈辉天蓝色,其余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呈青蓝色或暗蓝色,胸部及以下部分为橙棕色。
-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下体棕红色或淡赭色。虹膜褐色或淡褐色,嘴黑色,脚淡褐色。
【生活习性】
山蓝仙鹟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次生林和竹林中。在中国云南西部夏季时可上至海拔2500米左右。以蚂蚁、甲虫等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偶尔取食植物果实和种子。该鸟性活泼而胆怯,在非繁殖期经常单独活动,通常在林下灌丛和幼树上觅食,不常到高大乔木上活动。
【鸣叫特征】
鸣声甜美悦耳,告警声粗哑。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4月至6月。巢筑在离地1至2米的树枝上或低矮植被中,一般为一个浅杯型结构,由细草茎和藤编织而成。每窝通常产卵2-3枚,卵呈淡蓝绿色,尺寸约为23-24毫米×18-19毫米,重约4.5-5.5克。
【外型辨识】
雄鸟的橙黄色喉部和胸部以及腰无闪光使得其区别于其他胸部橙黄的蓝仙鹟种类。雌鸟胸多棕色,喉部棕色而非皮黄色,与雌蓝喉仙鹟相区别。
【物种区别】
雄鸟的橙黄色喉部和胸部以及腰无闪光使得其区别于其他胸部橙黄的蓝仙鹟种类。雌鸟胸多棕色,喉部棕色而非皮黄色,与雌蓝喉仙鹟相区别。
【保护状况】
山蓝仙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类别。它也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印度阿萨姆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共有8个亚种:指名亚种、马来亚种、泰东亚种、泰国亚种、菲律宾亚种、爪哇亚种、喜马拉雅亚种、西南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