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蓝仙鹟
英文名:Pale Blue Flycatcher
学名:Cyornis unicolor
【简介】
纯蓝仙鹟(学名:Cyornis unicolor),属于雀形目鹟科蓝仙鹟属。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东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包括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广西及海南岛。
【外形特征】
雄鸟长16.5至18厘米,重16至19克,全身几乎呈纯净的钴蓝色,尾部和翅膀较深,眼圈明亮蓝色,腹部略带灰色。雌鸟头部和上体为棕灰色,喉部和腹部为白色,尾羽呈红棕色,下体大部分为浅灰色。幼鸟上半身为橄榄褐色,头部和颈部有大量橙色斑点,翼和尾羽与成鸟相似,但有淡色边缘。
【鸣叫特征】
纯蓝仙鹟的鸣叫声丰富且悦耳,类似鸫鸟的歌声。其鸣唱通常以一两个短促的“chik”音开始,随后旋律多变,带有一定的装饰音,且会逐渐加速,常常以尖锐的“chizz”音结束。当处于警戒状态时,该鸟会发出柔和的‘tr-r-r-r’声音。
【生活习性】
纯蓝仙鹟独自或成对行动,偶尔会参与混种群。主要在森林中、上层蔓生植物中寻找小昆虫,通过空中追逐捕食。受惊时,该鸟会抖动尾巴,垂下翅膀。
【繁殖习性】
纯蓝仙鹟在繁殖期4-6月进行活动。纯蓝仙鹟主要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潮湿的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中建立巢穴。巢主要由苔藓构成,内垫细根,每窝通常产出4枚卵。
【外型辨识】
相较于其他雄性仙鹟,通常体色更为浅淡,腹部至臀部为灰白色,眼斑不连续。区别于铜蓝鹟,则在于嘴较长,体内羽色无绿色及眼圈黄褐色。
【保护状况】
被评定为IUCN无危级别(Least Concern, LC),但在众多地区均为不常见物种。该物种已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核验为无生存危机的类别,并被纳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纯蓝仙鹟分为多个亚种,如指名亚种及海南亚种等,分布遍及印度、尼泊尔、中国及东南亚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