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天鹅属 >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英文名:Mute Swan

学名:Cygnus olor

【概述】
疣鼻天鹅(学名:Cygnus olor),也称为赤嘴天鹅,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大型鸟类。该物种以其长颈和独特的红色喙部著称。成年的疣鼻天鹅体长可达127至152厘米,翼展可达2至2.4米,体重范围在6.6至15千克之间。全身羽毛呈现出纯白色,有时因环境中的藻类与铁质底泥的染色而呈现绿色或是红褐色。其喙为橙红色,尖端黑色,雄性疣鼻天鹅的喙角鳞较大。而幼鸟则呈现出淡褐色,喙为灰色。

【形态特征】
成年的疣鼻天鹅体长可达127至152厘米,翼展可达2至2.4米,体重范围在6.6至15千克之间。全身羽毛呈现出纯白色,但是头部和颈部有时会因环境中的藻类与铁质底泥的染色而呈现绿色或是红褐色。其喙为橙红色,尖端黑色,雄性疣鼻天鹅的喙角鳞较大。而幼鸟则呈现出淡褐色,喙为灰色,它们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纯白色。

【声音特性】
疣鼻天鹅得名于其"静默",然而实际上,它们能够发出低沉的嘶嘶声,尤其当它们在展示或受到惊吓时。

【栖息与行为】
该物种倾向于定居于湖泊、河流、海岸等静水区域。疣鼻天鹅在栖息地表现出强烈的领地性,主要以水草为主食,并偶尔捕食小型水生生物。它们的迁徙习惯在不同的区域存在差异,部分族群属于全年居住者。

【繁殖习性】
疣鼻天鹅的繁殖季在每年春季,通常在3月至5月之间。它们一次可以产下4至9枚卵,每一枚都有340克左右,呈乳白色或蓝绿色。这些卵通常在一个由水生植物和泥土构成的巢中被孵化,大约需35至36天左右。

【外型辨识】
与本土的小天鹅和黑嘴天鹅相比,疣鼻天鹅通常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它们以S形弯曲的长颈和橙红色具黑色瘤的喙为显著标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疣鼻天鹅的状态为低危(LC),同时也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级濒危物种。

【地理分布】
繁殖区覆盖从欧洲到亚洲中部的广阔地域。它们在冬季则可能迁徙至非洲北部、印度、中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及台湾等非繁殖区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