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鸦科 > 灰喜鹊属 > 蓝尾灰喜鹊
蓝尾灰喜鹊

蓝尾灰喜鹊

英文名:Iberian Magpie

学名:Cyanopica cooki

【简介】
蓝尾灰喜鹊(Iberian Magpie,学名:Cyanopica cooki)隶属于雀形目鸦科灰喜鹊属。该物种主要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部分地区分布。

【外形特征】
体长在34至36厘米之间,体重在65至76克之间。其特征包括沙褐色的身体,带有白喉部、黑色头部、蓝翼以及特征明显的长尾。此外,成鸟的翅膀内缘是暗色,外缘为亮蓝色,而尾羽全为统一的蓝色。下体呈现粉灰色,胸部呈较暗色调,腹部逐渐变白。幼鸟的颜色和成鸟相似,但头部为棕黑色,并且尾部有灰白色边缘。

【生活习性】
该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开阔林地和草地,特别偏好石松林,尤其是在栓皮栎和软木橡树林呈现出明显的活动。它们为留鸟,会以昆虫、果实和坚果等多种食物为食,还会捕食鸟类幼鸟和其他小型动物。其觅食和社群行为与灰喜鹊类似。

【鸣叫特征】
此种鸟类的典型鸣叫是嘶哑的‘zschreee’声,相较于灰喜鹊,其鸣叫声更为沙哑。多种单音节叫声在受威胁时会发生,例如‘kree-kree-kree’的叫声。

【繁殖习性】
蓝尾灰喜鹊的繁殖季节通常从四月初持续至五月底,在较高的海拔地区一直持续到六月中旬。它们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出现社会性繁殖现象,一只树上一般只有一个巢。帮忙筑巢的往往是前一年的雏鸟;雌鸟主导巢穴的建造,与雄鸟和助手共同合作,通常耗时十至十八天完成巢穴。巢穴由不同材质堆叠而成,并通过鸟类携带的蛋白质物质与植物纤维塑造。每窝产卵数为4至9枚,孵化期一般为15至16天。在巢穴中的抚育期约为14至16天,期间由双亲及帮手共同喂养。

【外型辨识】
蓝尾灰喜鹊具有独特的黑色帽状头部、沙褐色体色、白色喉部以及显著的蓝色翅膀和长尾巴,这些特征使其与其他灰喜鹊有所区别。

【物种区别】
综合科学分析证明蓝尾灰喜鹊与灰喜鹊属不同的物种。

【保护状况】
蓝尾灰喜鹊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LC等级)。据统计,在葡萄牙大约有4万对,而在西班牙约有25万对。其数量似乎有所减少,可能是由于大量橡树林遭到破坏以及欧亚喜鹊的竞争加剧所致,此外,沿海木沙丘地区是其少数可以成功避开欧亚喜鹊威胁的地方之一。

【地理分布】
蓝尾灰喜鹊独有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偶尔出现于法国的西南部及意大利的西北部。它们主要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包括葡萄牙东部和南部、以及西班牙西部和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