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冠蓝鸦
英文名:Steller's Jay
学名:Cyanocitta stelleri
【地理分布】
暗冠蓝鸦主要分布在北美西部和中美洲地区,从阿拉斯加到尼加拉瓜均有分布。这种鸟类属于鸦科冠蓝鸦属,由德国自然学家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在1741年于阿拉斯加海岸发现并命名。
【外形特征】
暗冠蓝鸦具有独特的黑色或深色的头部,背部呈深蓝或黑色,其余部分为亮丽的蓝色,头顶有一个显著的顶冠。体长在30-34厘米之间,体重约100-140克。头部依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北方亚种的头部偏黑褐色,南方亚种则更为深蓝色。喙纤直且强壮,略呈钩状,前额有明显的深蓝色条纹。肩部和胸部为银灰色,翅膀和尾巴则呈深蓝色,带有黑色条纹,腹部亦为深蓝色。
【生活习性】
暗冠蓝鸦是喜群居的动物,通常成群行动,它们喜欢在森林的上层活动,特别是在针叶林和混合林中。它们不喜欢过于茂密的森林,更倾向于开放的环境。暗冠蓝鸦大部分时间都不进行长距离迁徙,但在冬季会向较低海拔的地方迁移。暗冠蓝鸦是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坚果、种子、浆果、无脊椎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雏鸟等。它们以打劫其他鸟类的巢穴并偷食蛋或雏鸟为生。
【鸣叫特征】
暗冠蓝鸦的叫声多样变化丰富,常见的是连续的“SHACK-Sheck-sheck-sheck-sheck-sheck”系列叫声,还有类似老式泵把的“skreeka!skreeka!”鸣叫声,另外还有柔和的喘息哨音以及报警鸣叫。雌雄暗冠蓝鸦的叫声有所不同,雌鸟会发出“咯咯”声,雄鸟则发出高音的“gleep gleep”声。它们具有优秀的模仿能力,不仅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还模仿松鼠、猫、狗、鸡以及机械声音。
【繁殖习性】
暗冠蓝鸦一年仅繁殖一次,每年产一到六枚卵,孵化期为16-18天。卵色彩斑驳,呈椭圆形,颜色从白色到淡绿,并带有棕黄色斑点。常在针叶林中筑巢,巢材包括树枝、苔藓和泥土等。暗冠蓝鸦通常在海拔900-3000米之间生活,非常善于记忆并贮存食物,以应对冬季供给不足的情况。
【保护状况】
暗冠蓝鸦的保护现状根据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为无危 (LC) 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