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䳍形目 > 䳍科 > 穴䳍属 > 斑穴䳍
斑穴䳍

斑穴䳍

英文名:Barred Tinamou

学名:Crypturellus casiquiare

【简介】
斑穴䳍,学名为 Crypturellus casiquiare,属于䳍形目、䳍科、穴䳍属。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南部及秘鲁东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低地湿润森林。

【外形特征】
斑穴䳍体长约25.5至27厘米,头部呈深栗色,背部为黑色,翅膀上有锈色条纹,下体颜色暗淡,喉部为淡白色。雌性体型略大,颜色较为鲜艳,而幼鸟的上体条纹较为淡浅,胸部有红褐色斑点。

【鸣叫特征】
斑穴䳍的叫声由一系列哨音组成,开始时加速并音调轻微上升,最后逐渐减速并结束。

【生活习性】
斑穴䳍主要栖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密林中,尤其是偏好沙质地带的森林。其饮食以地面上的果实为主,偶尔也会吃一些低矮灌木上的果实,以及少量无脊椎动物、花蕾、嫩叶、种子和根。

【繁殖习性】
关于斑穴䳍的繁殖信息仍不详,但据推测,雄鸟会将多个雌鸟的卵聚在一起孵化,直到幼鸟独立。整个孵化过程约需2至3周时间,巢一般位于地面浓密的灌木丛或高耸的树根之间。

【外型辨识】
斑穴䳍因颜色组合独特而易于辨认,头顶为深栗色,喉部为纯白色,前颈呈浅灰色,腹部为白色,侧腹呈黑色与黄色相间。

【保护状况】
依据IUCN标准,斑穴䳍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斑穴䳍分布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南部以及秘鲁东北部地区。尤其在秘鲁,它们主要出现在洛雷托地区的白色沙地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