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燕雀科 > 丝雀属 > 褐腰丝雀
褐腰丝雀

褐腰丝雀

英文名:Brown-rumped Seedeater

学名:Crithagra tristriata

【简介】
褐腰丝雀,学名Crithagra tristriata,是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的一种鸟类。其分布范围主要位于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高原地区。

【外形特征】
褐腰丝雀体长约为13厘米,体重12至19.5克。它的喙呈圆锥形,头部和背部呈灰褐色,并带有微弱的暗色条纹,有时前额下方有白色尖端,头部有显眼的白色眉纹。脸颊、耳羽和颈侧颜色较淡,呈现棕色;下巴和喉部为白色,背部和上体呈均一的棕色,而臀部和尾上覆羽颜色更深。翅膀深棕色,次级飞行羽和三级飞羽具有淡黄色边。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下体淡灰色或棕色。虹膜为榛色、红棕色至深棕色,喙白色偏角质色或微粉色,腿肉色。

【生活习性】
褐腰丝雀常见于山区的各种生境,包括森林边缘、林地、灌木丛及花园内。它们偏好岩石山坡上的低山或山区的灌木丛、杜松林地和混合灌木,活动高度从1060米到3300米不等。根据觅食需求,在非繁殖期会游荡。其食物主要是各种小型植物的种子。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在低矮的树木和灌丛中觅食。

【鸣叫特征】
它们的叫声是简单粗糙的哨音序列。

【繁殖习性】
该鸟种全年繁殖,采取一夫一妻制。筑巢时男女双方均会做出头尾竖立和抖动羽毛的动作,并且雄鸟会向雌鸟献上筑巢的材料。巢是由一般的杯状结构,由细干草、植物纤维、动物毛发、羊毛和蜘蛛网组成,通常建在灌木或乔木的水平枝上,最常见的位置是杜松树。每个巢通常会产下3枚卵,颜色为绿白色或略带绿色,带有深色细斑点,具体为黑色、紫色或红色。

【外型辨识】
褐腰丝雀整体颜色与Reichard’s和Streaky Seedeater相似,但通过其下体无条纹的特征可以明确区分。

【物种区别】
褐腰丝雀过去被分类到Serinus属里,但线粒体和核DNA序列分析揭示该属中有多个亚种是不自由归属的,因此,将该鸟种归于被重新鉴定的Crithagra属里。此外,褐腰丝雀属于非洲中南部地区活跃的鸟类。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标准,此物种被列为“无危”类别,无须采取特别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褐腰丝雀的活动范围为东北非的山区森林、花园,包括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