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雀
英文名:Yellow Canary
学名:Crithagra flaviventris
【简介】
黄丝雀,学名:*Crithagra flaviventris*,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原产地为非洲中南部地区,广泛分布于西部和中央区域,还被引入到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
【外形特征】
体长10至14厘米,体重10.3至20克。雄性黄丝雀头部至背部泛着橄榄绿色,腹部为鲜亮黄色。其脸颊和耳羽亦为橄榄绿,眼下方有一小块黄色斑点,下颊部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斑块,边缘为暗色或橄榄绿髭纹。雌性黄丝雀上体呈橄榄褐色,下体为白色带棕色条纹,翼羽边缘则是黄色。幼鸟外观类似于雌鸟,但条纹更重。
【鸣叫特征】
黄丝雀的鸣声以清脆的'chissick'或'cheree'声为主,而在歌唱时往往发出颤音'zee-zeree-chereeo'。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地带、干燥草原、灌木丛及干旱地区的刺灌丛中。它们以低地平原的灌木丛和荆棘地带为主要栖息地,常见于金合欢林、*Terminalia*林地,也出现在干草原、半沙漠山麓、岩石山坡、沙丘以及海岸边的*Euphorbia mauretanica*丛中。非繁殖季节,黄丝雀会成群结队迁徙觅食,有时可能迁徙至更远的地方。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7月至次年4月。它们是一夫一妻制,雌鸟独自筑巢,巢为浅杯状,使用干草茎、叶子和种子荚构建,通常位于灌木或树中较低处(约3米高)。每窝产卵2至5枚,孵化期为12至14天,由雌鸟承担孵化任务。雏鸟喂养期14至19天,由双亲共同照顾至幼鸟独立。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黄丝雀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黄丝雀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包括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莱索托等地及其周边岛屿。例如,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亦有该物种。在某些地区,繁殖密度可达到每40公顷17只,在沿Modder河63公里范围内可发现74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