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燕雀科 > 丝雀属 > 埃塞丝雀
埃塞丝雀

埃塞丝雀

英文名:Ankober Serin

学名:Crithagra ankoberensis

【简介】

埃塞丝雀,学名Crithagra ankoberensis,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该鸟类为中等偏小的鸟类,体长约为12-13厘米,体重14-15克。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的陡峭岩石斜坡和悬崖顶上。

【外形特征】

埃塞丝雀体型纤细,体色偏暗并带有明显的条纹。雄鸟头部至颈背有密集的黑褐色条纹边缘为淡棕色或浅棕色,上体呈棕色,臀部色较淡;脸部为灰或灰橄榄色,具有一小块苍白的眼下半月形斑纹,脸颊无条纹;耳羽有细密的黑褐色条纹,髭纹为橄榄或橄榄灰色;尾巴深棕色,外侧羽毛边缘较淡呈灰色;上翼深棕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为淡棕色或淡黄色,次级飞羽边缘淡黄棕色,三级飞羽边缘灰棕色且尖端为灰色;下巴和喉咙为白色或灰白色,细密点状分布黑点至胸部及腹部为淡棕褐色,并带有厚重的灰或灰棕色条纹;虹膜呈黑色,喙为灰色角质,下颚较浅,腿为暗粉红色或粉棕色。雌鸟外观近似于雄鸟,只是脸颊和髭纹区域的对比度较小。幼鸟的特征信息暂未有详细记录,但依据成鸟,推测应与之相似。

【鸣叫特征】

其鸣叫为低沉持续的啾啾声,伴有轻微颤音。

【生活习性】

该鸟类栖息于海拔2620-4250米的山区或亚山地。常见于风势较大的悬崖和顶峰,以及覆盖苔藓的巨石、裸露的岩石表面、矮树灌木丛(包括Erica arborea)、梯田上的谷物地块以及放牧的牧场带。主要食物来源为草地和草本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取食可获取的其他植物种子。一般在地面觅食,群体往往由2到60只组成,常在岩石周围活动;非繁殖季节的群体活动时常发生躁动,并频繁于此处与彼处移动或形成密集群体飞行与降落。

【繁殖习性】

目前尚未记录有关其繁殖行为的具体信息。

【外型辨识】

根据IUCN评估,该物种当前的保护状况为VU(易危)。

【地理分布】

埃塞丝雀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的北部地区,包括贡德尔省和北绍阿省,以及阿姆哈拉地区。确切分布可能更广泛。在Simien山脉国家公园中和由本地社区有效管理的Guassa保护区南部有合理保护措施。

【物种区别】

与条纹丝雀相比,埃塞丝雀体型较小且喙较小,头部的标记不如后者明显。仔细观察其特有的外观特征,可以进行更准确的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该物种当前的保护状况为VU(易危)。

【地理分布】

埃塞丝雀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的北部地区,包括贡德尔省和北绍阿省,以及阿姆哈拉地区。确切分布可能更广泛。在Simien山脉国家公园中和由本地社区有效管理的Guassa保护区南部有合理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