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典型针尾雀属 > 冠针尾雀
冠针尾雀

冠针尾雀

英文名:Crested Spinetail

学名:Cranioleuca subcristata

【简介】
冠针尾雀(Crested Spinetail),又称Cranioleuca subcristata,是雀形目灶鸟科中的典型针尾雀属鸟类,体长约14至15厘米,体重约14克。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北部地区,栖息于山地常绿森林,并伴有天然次生林与种植园。

【外形特征】
冠针尾雀体色为淡橄榄棕色,头两侧有轻微短冠,翅膀红褐色,尾巴尖锐且红褐色。面颊内有狭黑横带,喙呈粉红色并稍弯,吻部颜色从栗色到奶油色不等,上喙为棕色肉质色,下喙则为黄色至粉红色,腿和脚为黄绿两色。从外观上看,雌雄大致相似。幼鸟色泽更灰,下部斑点较多,冠尖不显,冠侧略带红褐色。fuscivertex亚种拥有更为显著的深色头冠条纹。

【生活习性】
冠针尾雀生活活跃,单独或成对栖息在树干和树枝之上,或在凤梨科植物及树叶间觅食。行动敏捷,常出入混合物种群中,以节肢动物为食。

【鸣叫特征】
它们鸣叫时发出一系列快速尖锐的高音,通常起始为三个尖锐的音符,随后是叽叽喳喳的颤音,整个过程持续约1.5至2秒。另外,叫声还包含“tsink声”和低沉的颤音。

【繁殖习性】
繁殖期多为北委内瑞拉的1月至6月,通常采取一雄一雌制的繁殖模式。栖居巢穴形状像是草制的球体,呈入口位于底部悬挂在枝梢的风格。然而,对于该物种的繁殖生物学更多信息仍未知。

【外型辨识】
与其他同属物种相比,冠针尾雀因其微小的头冠和独特的双色调外观而明显区别开来,特别在fuscivertex亚种中,头冠条纹更加显著。

【保护状况】
据IUCN,分类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北部和哥伦比亚东北部,包括东北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的边境Serranía del Perijá山脉区域,在海拔50至1950米范围间分布广泛,但在哥伦比亚低地较为罕见。此外,冠针尾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 年鸟类红色名录,于多个委内瑞拉国家公园出现。

【物种区别】
与美冠针尾雀即Cranioleuca albicapilla相比,冠针尾雀因其微小的头冠和独特的双色调外观而明显区别开来。美冠针尾雀全身呈淡灰,面部具白眉线,飞羽为浅灰色。其主要食物为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等类昆虫及其幼虫,亦会进食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在育雏期明显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有益于遏制森林害虫,乃生物防治的重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