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针尾雀
英文名:Bolivian Spinetail
学名:Cranioleuca henricae
【简介】
玻利维亚针尾雀,英文名Bolivian Spinetail,学名为Cranioleuca henricae。隶属于雀形目灶鸟科的典型针尾雀属物种。
【外形特征】
成年人体长约14.5至15厘米。头部为灰褐色的脸部和显著的白色眉纹,冠羽为赤褐色并带有粉色斑点。背部及颈背呈浅棕色橄榄色,臀部则为土黄色橄榄色,尾上覆羽则为肉桂色。翅膀和尾巴呈赤褐色,中央尾羽内侧有淡淡的暗色浅淡纹路。下颏与喉部为污白色,其他下体部分为淡灰色橄榄色,略带黄色调。虹膜呈暖棕色,喙为粉色并带有烟灰色的尖端,脚和腿为橄榄黄色或橄榄色。
【生活习性】
玻利维亚针尾雀全年均居住在其分布范围内,栖息在海拔1,600至2,300米的落叶林中,有时可达3,300米的高度。它们以节肢动物为食,常在森林下层觅食,距离地面1至4米之间,从树皮和树叶中捕猎食物。繁殖季节期间通常成对觅食,而在其他季节则会加入混群觅食。
【鸣叫特征】
玻利维亚针尾雀的鸣叫声通常由一系列快速加速的短音组成,持续时间为1到2.5秒,有时可达3.8秒,音调呈现逐渐下降。长鸣则为不规律且快速连续的节拍,时长介于3.5秒至13.5秒之间。音调或高或低,总体上逐渐降低。叫声包括单音节、双音节或三音节,有时呈现为短促的颤音形式。
【繁殖习性】
相关繁殖生物学信息十分有限,仅在一天中观察到幼鸟。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纹颊针尾雀、白冠针尾雀、绿针尾雀、淡色针尾雀和纹顶针尾雀紧密相关。可以通过其更显著的白色眉纹、更暗淡的下体颜色及更红的前额区域来区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上体略呈橙黄,相比之下,喉部的白色区域较小,前额区的暗色条纹较多,中央尾羽内侧还带有浅淡的暗色痕迹。
【物种区别】
该物种与纹颊针尾雀、白冠针尾雀、绿针尾雀、淡色针尾雀和纹顶针尾雀紧密相关。可以通过其更显著的白色眉纹、更暗淡的下体颜色及更红的前额区域来区分。
【保护状况】
由于其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以及各种威胁因素,如森林砍伐、转换为桉树林和牧场、景观火灾、滑坡和气候变化,玻利维亚针尾雀的数量逐年减少。目前估计成熟个体总数约为1,500只。该物种被列为IUCN易危物种。
【地理分布】
玻利维亚针尾雀主要栖息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的东侧,特别是在上科塔卡杰斯河谷附近的因基西维地区。它们在海拔1,600至2,300米之间的开阔林地边缘十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