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典型针尾雀属 > 科岛针尾雀
科岛针尾雀

科岛针尾雀

英文名:Coiba Spinetail

学名:Cranioleuca dissita

【简介】
科岛针尾雀(英文名:Coiba Spinetail,学名:Cranioleuca dissita)属于雀形目灶鸟科,典型针尾雀属,后因其独特性被独立认定为新种。

【外形特征】
科岛针尾雀体长约15至16厘米。上身及尾羽为深浅不一的锈褐色,臀部较浅,脸部主要为淡奶油色,带有灰痕迹及粉棕色眉纹,喉咙为白色,胸部和腹部有淡黄色调,两胁为棕褐色。

【鸣叫特征】
它们的歌唱以2至4个短促的引子音符开始,紧接着是4至6个快速相同音高的长音符,最后约7个更长的音符逐渐减慢并降低音调。已知该鸟发出两种叫声:“chidididit”和“deet-deet-dee-dididit”。

【生活习性】
这种鸟栖息于热带森林内部和道路边缘,偏爱密集的藤本植物区。它是一种活跃的觅食者,在树干上攀爬,小树间跳跃,并能在树枝上倒挂,且常短距离飞行。其食物主要为节肢动物。

【繁殖习性】
科岛针尾雀的繁殖季节从12月持续至7月。巢由两性共同构造而成,呈球状,主要材料为树皮和棕榈纤维,内衬柔软材料如种子绒毛,通常建在细枝或藤蔓簇上,入口低开。

【外型辨识】
相较于锈背针尾雀,科岛针尾雀的下体更显鲜艳锈色,前额棕色减少,喙较短。

【保护状况】
IUCN的评估为LC(无危)级别,但该物种分布范围极为有限。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局限于中美洲的巴拿马科岛和Ranchería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