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典型针尾雀属 > 淡顶针尾雀
淡顶针尾雀

淡顶针尾雀

英文名:Light-crowned Spinetail

学名:Cranioleuca albiceps

【简介】

淡顶针尾雀(学名:Cranioleuca albiceps),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的一种鸟类。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和秘鲁南部。

【外形特征】

淡顶针尾雀体长约为14至15厘米,体重在13至17克之间。成鸟头部显著特征包括深灰色眉纹,其额头带有赭黄色,头顶则为白色至淡黄色或棕褐色,而且面颊是暗灰棕色的。黑色线条横过其脸庞,眼睛周围有黑色斑点。后颈及颈部两侧呈暗褐色,形成一个半围状项圈,背部颜色为红栗色,逐步变暗至臀部和上尾覆羽。翅膀同样为红栗色,飞羽尖端为暗色。尾巴也是红栗色,并且尾羽尖端几乎无羽缘,呈现出刺状的外观。喉咙及胸部为灰白色,而腹部则是橄榄褐色。虹膜颜色为暗红色至红棕色,上喙为黑色,下喙银白色或蓝灰色,有时尖部分较暗,腿脚呈现绿灰色至暗橄榄绿色。两性差异不明显。

【生活习性】

淡顶针尾雀全年在海拔2200至3400米的高山常绿林中居住,偏好生长有Chusquea竹的环境。它以昆虫为食,主要夜晚开始,为混合鸟类的觅食集体的一部分,主要在森林中间层和边缘获取猎物,同时沿树枝甚至树干游走。

【鸣叫特征】

其鸣叫常为一连串均匀间隔、6至10个音符的下降声。叫声为激动、长时间的颤音。

【繁殖习性】

淡顶针尾雀通常为单配偶制,其巢由苔藓制成,形成椭圆形,缠绕在Chusquea竹枝上,侧面有入口,巢通常置于距地面约6米的高度。具体有关繁殖生物学的详情不详。

【外型辨识】

淡顶针尾雀拥有一个夸张的、冠状的黄色头顶,使其很容易被从该属中的其他成员中识别。

【物种区别】

和针尾雀其他同属种类相比较,比如秘鲁针尾雀(Cranioleuca mitrata)和维山针尾雀(Cranioleuca candicans),淡顶针尾雀的主要区别就在头部的颜色以及它们各自的分布范围。淡顶针尾雀生活于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这恐怕也是它独特的栖息环境。

【保护状况】

淡顶针尾雀被IUCN列为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主要存在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中部到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区域,特别是在秘鲁的普诺省、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和科恰班巴省以及科恰班巴至圣克鲁斯西部。这种鸟在890—1010米的海拔山区热带阔叶雨林栖息,偏好于有竹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