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典型针尾雀属 > 白冠针尾雀
白冠针尾雀

白冠针尾雀

英文名:Creamy-crested Spinetail

学名:Cranioleuca albicapilla

【简介】
白冠针尾雀(学名:Cranioleuca albicapilla),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是一种独特的鸟类。

【外形特征】
白冠针尾雀体型中等偏大,具有长而呈阶梯形的赤褐色尾羽和深赤褐色的翼盖。头顶部为淡色,具有微微突出的奶油色冠羽,在兴奋时尤为明显有时会竖立形成蓬松的冠状。背部呈橄榄灰色至棕色渐变,喉咙为白色,颈侧和胸部为浅黄褐色,腹部则呈现淡橄榄灰色后渐变为棕色。雌雄外观相似,但幼鸟的额头和喉咙为淡黄色,颈背和上腹部为烟灰色,且下体带有橙色色彩。

【生活习性】
白冠针尾雀栖息于秘鲁中部至南部海拔2400至4240米的半湿润山地森林,尤其是沿着溪流区域的木地。除了山地森林,它们还可能出现在较低的云雾林和Polylepis树林。白冠针尾雀通常单个或成对生活,有时也会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它们的觅食方式独特,主要在树干和树皮间迅速攀爬,如苔藓、地衣中搜寻可食用的节肢动物。

【鸣叫特征】
白冠针尾雀的叫声是响亮且调音丰富的音乐性音符,通常成对发出,尽管声音不如叫声其他特征明显。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季节的具体时间尚未明确,但在五月即有发现幼鸟的记录。它们制作球形巢,悬挂于树枝的末端,用苔藓、树枝和树皮条制成,底部有入口。对于繁殖过程的其他细节,如卵数、孵化期和喂养方式等,尚未有详细的科研资料。

【外型辨识】
白冠针尾雀冠羽奶油色,而秘鲁针尾雀的为深褐色或白色,带有黑色边缘。

【保护状况】
白冠针尾雀被列为IUCN《无危》(LC)物种,种群数量稳定。但面对农业扩张及采薪柴等活动导致的栖息地退化,种群面临一定风险。此外,它们至少生活在三个保护区,虽然对环境破坏的耐受力较强,但保护工作仍十分重要。

【地理分布】
白冠针尾雀分布的具体范围为秘鲁中部和南部,包括Junín、Ayacucho、Apurímac以及Cuzco、Ayacucho、和Apurímac部门的安第斯山脉区域。其栖息地内存在两个亚种(C. a. albicapilla 和 C. a. albigula),相接之处的亚种间过渡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羽毛颜色的细微变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