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马岛鹃
英文名:Blue Coua
学名:Coua caerulea
【简介】
蓝马岛鹃(英文名:Blue Coua,学名:Coua caerulea)是鹃形目杜鹃科马岛鹃属的一种中型至大型鸟类。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北部的雨林地带。
【外形特征】
成年蓝马岛鹃体长48至50厘米,体重225至268克,全身覆盖着深蓝色的羽毛,翅膀和尾部带有紫色的光泽,尾尖未见白色。眼睛周围是蓝色裸露皮肤,虹膜呈棕色或红棕色,喙为黑色或角质色,腿和脚为黑色。幼鸟背部和臀部呈烟灰色,下腹部为暗灰黑色,翅膀颜色较淡,尾部缺乏紫光。
【鸣叫特征】
该物种主要发出短促、爆发性的‘brr-dd-t’的叫声,也会发出一系列下降的哀伤‘kwa’音符,类似于‘kroo kroo’或‘krong krong’的低吼声,以及响亮而刺耳的‘karr-ow’声,这些声音多为重复且短促。
【生活习性】
蓝马岛鹃栖息于原始森林,偶尔也会出现在次生林和树种植园,活动范围从海平面到海拔2000米不等。雨季(10月至12月)是它的繁殖期。食谱包括昆虫、蜘蛛、小型爬行动物、果实和花朵。
【繁殖习性】
每年7月至12月为蓝马岛鹃的繁殖季节。其巢为开放式的碗状结构,由树枝或密集植物物质构成,通常建在距离地面约4.5至8米的树枝上,直径约15厘米。每次产一枚白色卵,孵化期需13天左右,双亲共同育雏。幼鸟孵化后约14天可以离巢。
【外型辨识】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鹃形目->杜鹃科-位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物种区别】
蓝马岛鹃与金冠马岛鹃相比,胸部为蓝色而非红色,缺少长冠羽,并且其头部以上的羽毛颜色更蓝,即使是幼鸟也如此。其更倾向于在树顶端活动,而其他马岛鹃种更常见于树底部分。
【保护状况】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蓝马岛鹃归类为无危(LC)。在适宜栖息地中,它们分布广泛,但主分布区集中在岛的西部和东部地区。尽管受到一些保护区的保护,比如Marojejy国家公园和Anjanaharibe Sud特别保护区,但它仍然面临栖息地破坏和猎杀的危险。
【地理分布】
蓝马岛鹃的地理分布限于位于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东部地区。此外,亨氏鹰构成其主要捕食者之一,有时会对其造成较大的捕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