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美洲鹫科 > 黑美洲鹫属 > 黑头美洲鹫
黑头美洲鹫

黑头美洲鹫

英文名:Black Vulture

学名:Coragyps atratus

【简介】
黑头美洲鹫,学名Coragyps atratus,也称为美国黑鹫、墨西哥鹫等。广泛分布于北美至南美的新世界地区,北起美国东南部,南达秘鲁、智利中部和乌拉圭。

【外形特征】
体型较大,翼展可达1.5米。全身为黑色羽毛,头部和颈部裸露,呈灰黑色。其喙短而钩状,而成鸟头部皮肤灰白色且有明显皱褶,幼鸟则呈现更深的黄色并更光滑。飞行时,翼尖下侧可见到银白色的斑块。

【生活习性】
栖息于开阔地带,最好在有树林或灌木丛的环境中生活。主要以腐肉为食,也捕食小型动物、新生哺乳动物或疾病弱态的个体。在人类居住区,则会在垃圾堆搜寻食物。

【鸣叫特征】
由于缺乏鸣管,黑头美洲鹫只能发出低沉的嘶叫或咕噜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因纬度而异。繁殖地选在树洞、岩洞或地面自产下1至3颗卵,通常在自然形成的凹陷处,由双亲共同孵化,孵化期是28至41天。幼鸟出生后覆盖淡黄色绒毛。大约两个月后,幼鸟离开巢穴时多数羽翼丰满。

【外型辨识】
成年鸟头部皮肤灰白色且有明显皱褶,幼鸟则呈现更深的黄色并更光滑。虹膜棕色,脚下有两个长前趾,趾间具有蹼,脚扁平,爪较钝,不擅长抓取物体,更擅长用脚奔跑。

【物种区别】
黑头美洲鹫目前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Coragyps atratus atratus),南美亚种(Coragyps atratus brasiliensis)和安第斯亚种(Coragyps atratus foetens)。

【保护状况】
IUCN评估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黑头美洲鹫分布于新北界和新热带界,从美国南部延伸至南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