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锥嘴雀
英文名:Cinereous Conebill
学名:Conirostrum cinereum
【简介】
朱红锥嘴雀(学名:Conirostrum cinereum),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锥嘴雀属。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其地理范围从哥伦比亚南部延伸至北智利和中玻利维亚。朱红锥嘴雀共有三个亚种,每个亚种在不同海拔区域有着独特的生存环境。
【外形特征】
朱红锥嘴雀体型较小,长约10.5至12.5厘米,具有尖锐的锥状喙,外观特征为头顶和背部淡灰石板色,上覆毛发淡灰,顶部为暗灰色。前额线带和眉纹显白或淡灰。翅膀为暗灰色,边缘微白,次级飞羽具有白色尖端,形成狭窄翼带。中央初级飞羽基部带白色,构成小型白色镜斑,与翼带接驳。下体毛色为淡灰或带有微弱棕黄或淡黄色调,腹部为浅黄色。成熟个体会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外貌特征,不过三个亚种间仍存在体形和外观上的细微差异。幼鸟具有背面和胸部羽毛尖细的部分灰暗调,眉纹和下体略带黄色,未成熟个体的翼带和三级飞羽边缘呈现轻微的黄晕。
【生活习性】
朱红锥嘴雀常栖息于安第斯山脉的开阔林地及沿海地区的各种植被环境,它们通常成对或家庭群形式活动,对于果实和花朵有偏好。觅食时它们经常较为活跃,很少长时间停留在一处,常常躲藏在密集的树木或者灌木丛中。这类鸟的活动区从海平面到4500米以上的坡度。
【鸣叫特征】
朱红锥嘴雀的鸣声为连续高音的“po-po-po-po”,或是沙哑的哨音。另外,它们的叫声清脆,如“teeu”声或是尖锐的“plee-e-e”。
【繁殖习性】
朱红锥嘴雀的繁殖期多在9月到12月之间,并且不一定遵循固定的繁殖周期。繁殖前后会进行换羽,但确切的周期时间仍有待深入研究。
【外型辨识】
朱红锥嘴雀区别于同属中的约氏锥嘴雀(C. perigrinum),后者通过其红色眉纹、喉咙和腹部可以轻易区分。此外,还会与白眉拟雀(Satius leucogastra)混淆,尤其是在秘鲁的小亚种中,但其较为粗重的喙和缺少淡色镜斑是主要区别。还必需和雌性锈色刺花鸟(Spinus rusticanus)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在IUCN红色名录中,朱红锥嘴雀目前被列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这一物种分布广泛,在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均有发现。栖息环境包括安第斯山脉和沿海地区,涵盖自海平面到高山带的不同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