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乌里寒鸦
英文名:Daurian Jackdaw
学名:Coloeus dauuricus
【地理分布】
达乌里寒鸦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东俄南部至中国东部及韩国北部。
【简介】
达乌里寒鸦学名为Coloeus dauuricus,属于雀形目,鸦科,寒鸦属。这是一类偏向开放地带和人类生活区居住的小型而强壮的鸦类。成鸟拥有显著特征的白色颈部和腹部,幼鸟则显示出浅灰色的脸颊。根据IUCN标准,该鸟类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LC)。
【外形特征】
体长约30-35厘米,体重190-285克。头部、喉部、翅膀及尾羽为光泽黑色,后头部带有细密的银白色条纹。白圈由后颈延伸至胸腹区域,眼部上下形成灰白色斑驳区域。幼鸟毛色相比较为淡雅,胸部未经换羽前为浅灰色,其余部分颜色更暗。
【鸣叫特征】
相比其他鸦类,达乌里寒鸦体型较小,约30厘米,喙与足为黑色,虹膜为深褐色。成鸟的叫声类似寒鸦,但略带低沉和厚重。
【生活习性】
达乌里寒鸦偏好栖息在平原、低山与城市绿化地带,尤其在远离人类居所的地方,亦能在草原、林地、农田等不同环境栖息。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谷物、浆果和腐肉为食。成群结队时,遍地寻找食物,叫声喧闹;冬季常见于城市,通常成大群夜宿城中,白天则向郊区飞过。
【繁殖习性】
达乌里寒鸦的繁殖季节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6月,在悬崖岩石洞穴或高大建筑屋檐下营巢。其巢由枯枝、细草,毛发等软物构成,每巢产出4-8枚蓝绿色或淡蓝色带有紫色或暗褐色斑点的卵。孵化期约20天。
【外型辨识】
成鸟和白脖寒鸦、白腹寒鸦相似,拥有显著特征的白色颈部和腹部,幼鸟则显示出浅灰色的脸颊。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全球评分为无危,目前分布广泛。然而,随着农药和杀虫剂的施用,这些鸟类的数量明显受到环境恶化的影响。此外,由于山区与农田等生境的变化,再加上它们偏向群居的生活习性,可能使得它们在未曾受到污染的栖息地变得更为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