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扑翅䴕属 > 高原啄木鸟
高原啄木鸟

高原啄木鸟

英文名:Golden-olive Woodpecker

学名:Colaptes rubiginosus

【简介】
Golden-olive Woodpecker(Colaptes rubiginosus)是鴷形目啄木鸟科扑翅䴕属的一种鸟类。该种广泛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墨西哥南部至圭亚那、秘鲁西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

【外形特征】
这种鸟体长在18至23厘米之间。成年雄鸟前额和头顶呈板岩灰色,边缘和颈背为红色;雌鸟刚在颈背处有红色。上体主要为绿色,闪耀着青铜光,下体为淡黄褐色,并带有黑橄榄色条纹。幼鸟颜色较暗,条纹不如成鸟明显。

【鸣叫特征】
它的鸣叫声包括上升的颤音三连唱以及其他多种声音,包括重复的响亮‘dree’声,单一声锐利的‘deeeeh’,以及‘utzia-deek’等。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多样化的半开放至密闭森林环境,包括热带刺灌丛、雨林、云雾林、橡树林、干落叶林、河岸灌丛和红树林。其海拔分布广泛,从近海平面到2800米。除森林深处,也常出现于森林边缘及咖啡种植园等散生树木茂密的地方。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1月至7月,它们往往在活树、死树或棕榈树中挖掘巢穴。鸟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介于1.2至18米之间,每窝产卵2至4枚。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未知,雏鸟由双亲反哺,大约24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因独特的金橄榄色羽翼和背部,使得这种漆形鸟显著区别于其他啄木鸟类。不同亚种在体型、背部的颜色以及下体基色和条纹也存在细微差异。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该物种保护状况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涵盖从墨西哥南部到圭亚那、秘鲁西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的区域。具体包括以下地区:
—— 分布于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阿鲁巴、圣文森特和格瑞纳丁、圣露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