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扑翅䴕
英文名:Gilded Flicker
学名:Colaptes chrysoides
【地理分布】
黄扑翅䴕(英文名:Gilded Flicker),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扑翅䴕属,是北美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地区的一种大型鸟类,平均体长约为29厘米。该物种主要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索诺兰、尤马及东部科罗拉多沙漠区域,包括整个下加利福尼亚州(除极西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黄扑翅颚的体长约28厘米,外观呈温暖灰褐色,背部有横向交织的暗褐色条纹,腹部呈近白色,带有2至5毫米大小的黑色斑点。胸部上方有一个显著的黑色新月形印迹。其翼下和尾部下表面,以及飞羽的轴部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雄鸟头部灰色且有棕色的冠部,腮带有红色线条,雌鸟则无这一特征。下体为白色至灰白色,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黑点。
【鸣叫特征】
它们的叫声尖锐,类似于尖声的'kleer'。这一鸣叫声与北扑翅䴕的叫声相似。
【生活习性】
黄扑翅䴕偏好栖息在索诺兰沙漠的仙人掌中,特别是生长巨型仙人掌的区域。黄扑翅鴷主要捕食蚂蚁,但也偶尔捕食甲虫、白蚁或食用某些昆虫和果浆。它们通常在地面附近觅食,并使用长而捲曲的舌头深入蚁丘寻找猎物。
【繁殖习性】
黄扑翅䴕通常在仙人掌(尤其喜欢巨型仙人掌)中挖掘洞穴作为它们的巢穴,巢穴通常建在距地面较远的地方。巢穴挖掘工作通常在使用前一年完成,此时仙人掌会分泌树脂以保护洞穴,这种树脂凝固后形成天然防水结构,称为仙人掌靴。
【外型辨识】
与北扑翅䴕(Ruby-crowned Woodpecker)相比,黄扑翅颚的翼下覆羽为黄色而非红色,体型略小,头部和背部条纹颜色较淡。作为重要区分标志,雄鸟具有独特的红色腮带,而雌鸟并无此特征。
【保护状况】
此物种根据IUCN标准被列为无危物种(最低关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