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星额蜂鸟属 > 暗星额蜂鸟
暗星额蜂鸟

暗星额蜂鸟

英文名:Dusky Starfrontlet

学名:Coeligena orina

【简介】
暗星额蜂鸟(英文名:Dusky Starfrontlet),学名为Coeligena orina,是一种雨燕目蜂鸟科星额蜂鸟属的鸟类。它生活在哥伦比亚西部安第斯山脉的少数特定区域,因其珍稀度而备受瞩目。

【外形特征】
体长约14厘米,雄性暗星额蜂鸟体重一般在6.9至7.2克之间,雌性稍轻。雄性的头部大部分是黑色,前额呈现闪耀的蓝绿色至金绿色,背部和翼上覆羽为绿色,而上背部则夹杂有黑色。尾巴的颜色较淡,喉咙和胸部分别为深绿色并带有黑色的调和,中央下喉处则有一个大块的钴蓝色斑点。雄鸟的腹部和下尾羽也展现出亮丽的金绿色。雌鸟的皮肤状况也比较特殊,头部两侧、肩部和翼上覆羽呈现出类似于雄鸟的绿色,但带有黑色尖端,形成鳞状外观。雌鸟的尾部同样亮丽,但光泽比较暗淡,喉咙呈现出亮肉桂色,腹部则为金绿色,带有暗色基部和肉色条纹。

【生活习性】
暗星额蜂鸟栖息于海拔约3100至3500米的高海拔湿润森林、苔藓矮林和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它们对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偏爱生长着猫须花、Bejaria、Bomarea、Cavendishia 和 Centropogon等多样的植物。此外,暗星额蜂鸟还会捕捉小型寄生黄蜂、苍蝇、啮虫目昆虫和蜘蛛来补充食物来源,展示其多样的食性。

【鸣叫特征】
雄性暗星额蜂鸟发出金属般的颤音,只见开始时音高柔和渐增强,随后转为“tsee”声以及一声喉深处的“tsip”尖锐声。

【繁殖习性】
暗星额蜂鸟的繁殖知识非常有限,仅在塔塔马国家自然公园中曾发现过两个巢穴。每个巢穴均位于岩石面上,由细根悬挂,距离地面约3米。每个巢中产卵量少,约2枚。幼鸟的记录在一年内的不同月份都有出现,分别是1月和8月。

【外型辨识】
暗星额蜂鸟的外观特征鲜明与容易辨认,与金腹星额蜂鸟以及其他近缘物种有着显著的形态差异。尤其是雄鸟的前额色彩和雌鸟的独特绒毛喉部是区分的关键。在栖息地内可能遇到的其他鸟类一般通过大小、外观特征与分布范围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IUCN濒危物种名录中,暗星额蜂鸟被列为EN(濒危)等级。具体原因包括其特定生境条件减少和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数量进一步下降。对其环境的保护措施是急需的,尽管尚不足以充分保障其生存。

【地理分布】
暗星额蜂鸟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中北部的多个保护区域,如帕拉莫德弗龙蒂诺、拉斯奥尔奇德亚斯国家自然公园、法拉隆内斯德尔西塔拉、加尔迪恩、塞罗蒙特苏马等地点。其偏好栖息于湿润的森林、苔藓矮林和森林-草原交汇区域,也曾在塞罗蒙特苏马的一次记录中发现于高度2500米的原始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