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鹃形目 > 杜鹃科 > 美洲鹃属 > 牙买加蜥鹃
牙买加蜥鹃

牙买加蜥鹃

英文名:Jamaican Lizard Cuckoo

学名:Coccyzus vetula

【简介】
牙买加蜥鹃(学名:Coccyzus vetula),是属于鹃形目、杜鹃科、美洲鹃属的一种鸟类,在牙买加境内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为38至40厘米,体重在86至104.6克之间。鸟体上表面呈灰褐色,内侧部分为红褐色,并主要在喉咙处为白色,颈部到背部为深棕色,翅膀上有由初级飞羽构成的红褐色斑点,尾下覆羽颜色较淡,尾羽宽阔,中尾羽尖端为白色,其他尾羽则为黑色有白色的尖端。成鸟的眼周皮肤红色,虹膜呈棕褐色,喙部较长而笔直,上颚为黑色,下颚颜色较浅;幼鸟则与成鸟对比突出的地方在于尾羽较窄,次级飞羽有淡黄色的尖端。

【生活习性】
牙买加蜥鹃常常活跃于森林上层,主要的觅食场合在树冠处。它们栖息环境从海平面延伸至1,200米高度的地区。这种鸟类以敏捷的动作在树枝上奔跑,并利用滑翔技巧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之间。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3月持续到8月,间或可能在10月观测到求偶和交配的活动。它们巢的构造是用树枝搭建的扁平平台,用树叶在内部填充,并被隐蔽在树的枝条、细枝或者凤梨科植物之间。鸟卵颜色在淡蓝色至暗白色之间变化,平均卵大小为32.5毫米长和24毫米宽,这些卵由双亲共同孵化。

【外型辨识】
相较于黑嘴美洲鹃而言,体型较大,下腹部颜色为栗色,胸部则是灰色,且喙部更加延长且略趋微弯;对比红树美洲鹃,体型更小且喙部较短没有眼圈,同时又延展不及的黑色面罩。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最新评估,牙买加蜥鹃属于无危(LC)物种,这表示当前对该物种灭绝的威胁相对较低。

【地理分布】
这种物种分布在整个牙买加,主要栖息地为热带常绿森林,也存在于其它类型的植被如热带稀树草原、开阔林地和半干旱植被区。此外,牙买加蜥鹃分布在中美洲,包括英国的控制区(如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与其他曾被英国控制的加勒比海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