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胸鹃
英文名:Bay-breasted Cuckoo
学名:Coccyzus rufigularis
【简介】
栗胸鹃(学名:Coccyzus rufigularis),别名 Bay-breasted Cuckoo,在鹃形目——杜鹃科下的美洲鹃属中,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希斯帕尼奥拉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及海地),现已可能从海地消失。
【外形特征】
成年栗胸鹃体长约46至51厘米,体重约128克。上体呈灰色,翼部初级飞羽为栗色,下巴和胸部为深红褐色,腹部为淡红褐色,而尾羽则为黑色,并带有宽大的白色尖端。该物种的虹膜为棕色,喙呈黑色并带有轻微的弯曲,下颚为黄色,脚为灰色。幼鸟尾羽更显狭窄。
【生活习性】
栗胸鹃栖息于低地和山麓地区,高度不超过900米,喜欢干湿过渡带的森林环境,巢筑在树上的松散枝条平台内,高度通常在3至6米。它们主要在树冠层和森林中层活动,偶见于树枝间跳跃。
【鸣叫特征】
栗胸鹃发出沙哑的类似乌鸦的叫声‘ú-wack-ú-wack-ú-wack-’,同时也有类似羔羊的啼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二月至六月,遵循雨季的模式。每个繁殖周期,它们会产下2至3枚污白色的卵,大小约为37.2-39毫米×24.7-26.1毫米。栗胸鹃的雏鸟几乎只以蝉为食物。
【外型辨识】
与长嘴蜥鹃相比,栗胸鹃体型更大,喙也更弯曲,胸部颜色更深,接近灰褐色。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栗胸鹃被列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尽管属中北美地区,栗胸鹃的分布局限在希斯帕尼奥拉岛。其中一个独特的记录是该物种在当地西班牙语中的别称“cúa”,以及海地克里奥尔语中的“tako kab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