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鹃形目 > 杜鹃科 > 美洲鹃属 > 可岛美洲鹃
可岛美洲鹃

可岛美洲鹃

英文名:Cocos Cuckoo

学名:Coccyzus ferrugineus

【简介】
科科斯岛美洲鹃(英文名:Cocos Cuckoo,学名:Coccyzus ferrugineus)是鹃形目杜鹃科美洲鹃属的一种独特鸟类,仅分布在位于哥斯达黎加西南海岸约300英里外的科科斯岛。

【外形特征】
成年体长约33厘米,体重约70克。科科斯岛美洲鹃的背部是灰色带有棕色调,头部前额和顶冠为淡灰石板色,带有狭窄的黑色面罩。翅膀呈现淡褐毛色。其水滴状的尾部中央有白色尖端,下体显黄色。双眼周围有黄色眼圈,上喙为黑色,下喙则为白色带有黑色尖端。幼鸟的尾部图案不明显,喉部、胸部和腹部颜色较浅。

【鸣叫特征】
科科斯岛美洲鹃能发出一种低沉且类似咳嗽的“kcha”声,声音可以重复5到8次;其还能发出共鸣强烈的喉音“k'k'k'k'ru'hoo”。

【生活习性】
这种鸟儿生活在哥斯达黎加的科科斯岛,栖息于热带低地常绿林,例如木槿灌丛,沿溪流蔓延的纠缠藤蔓和次生林。它们整年居住在植被密集的地方,并且喜欢在植被中跳跃和奔跑。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如大型蛾幼虫和蝉,以及一些蜥蜴。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可能在哥斯达黎加的旱季(1月至4月中旬)进行。雌鸟和雄鸟共同构建鸟巢,通常设于树的小枝上,高约2.5米。巢穴位置通常被叶子遮挡。雌雄会一起参与孵化和照顾后代,具体啄蛋数目尚不清楚,但可能为1-2枚之间。

【外型辨识】
与其他美洲鹃属的物种相比,比如美洲夜鹰,珠胸美洲鹃和黄嘴美洲鹃,科科斯岛美洲鹃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和孤立的分布区域。

【保护状况】
该物种目前被IUCN列为易危(VU)等级。它们受到从大陆引入的物种(如猫,猪,鹿,山羊等)的威胁,旅游活动带来的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也可能是潜在的威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