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鹃形目 > 杜鹃科 > 小棕鹃属 > 小美洲鹃
小美洲鹃

小美洲鹃

英文名:Dwarf Cuckoo

学名:Coccycua pumila

【简介】
小美洲鹃,学名Coccycua pumila,是鹃形目杜鹃科小棕鹃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地区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以及包括委内瑞拉东部的奥里诺科河谷地区,巴西(仅有罗赖马州的一次记录)和厄瓜多尔北部(在2012年的一次记录)。19世纪,小美洲鹃曾被归类于Coccyzus或Micrococcyx属,但最新的研究显示其更接近于小棕鹃,因此被重新分类至Coccycua属。

【外形特征】
成年小美洲鹃长约21厘米,体重约36克。其上体灰褐色,并且尾部较短,尾羽灰褐色,末端有黑色横带,尾尖呈白色。喉咙和胸部为赤褐色,侧面逐渐变为淡黄色,腹部白色或淡黄色。眼睛周围为红色,虹膜为红色,喙为黑色。幼鸟上体颜色更深,喉咙呈珍珠灰色,眼环为黄色,虹膜呈橄榄棕色。

【鸣叫特征】
小美洲鹃的鸣叫声包括连续的“churr”声或是“trrr trrr trrr...”连续摩擦声,黎明时则会发出“kööa kööa”的歌唱声音。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通常单独或结对出现次生灌木丛或开放森林边缘。它们在委内瑞拉草原上的出现具有季节性,伴随雨季的到来而出现。在哥伦比亚,标记的个体全年都留在自己的领地内。

【繁殖习性】
无具体内容描述。

【外型辨识】
在其分布范围内,小美洲鹃以其灰褐色的上体和赤褐喉咙胸部形成鲜明对比,加上其白色腹部和红色眼睛,使其易于被识别。

【物种区别】
无具体内容描述。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小美洲鹃的保护状况列为“无危”(LC)。其物种相对常见,目前看来仍是安全的。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其分布范围已扩展到湿热地区,这是由于森林被清除供牧场开发的结果。

【地理分布】
小美洲鹃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主要在安第斯山脉东坡)、委内瑞拉(通过奥里诺科河谷至东北部)、巴西(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有关罗赖马州的记录)和厄瓜多尔北部(2012年12月的记录)。据记录,小美洲鹃的地理分布还包括南美洲各地区,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和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