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梅花雀
英文名:Yellow-bellied Waxbill
学名:Coccopygia quartinia
【简介】
黄腹梅花雀,学名为*Coccopygia quartinia*(学名亦作*Estrilda quartini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一种小型鸟类。这种小鸟因色彩鲜艳、活泼可爱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外形特征】
黄腹梅花雀体长约9-10厘米,体重6-8克。其头顶部略呈灰褐色。背部呈橄榄绿色,腹部为鲜明的黄色,尾部黑色,配上红色的臀部,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最显著的是双色喙,即上半部分黑色,下半部分红色。虹膜呈深红色或深棕色,脚爪黑色。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的色彩较为暗淡,幼鸟的臀部多呈红色。
【生活习性】
这种雀鸟喜欢栖息在瘠薄的牧草地、稀树灌木丛和乡村花园等生境中,常以小群为活动单位。它们主要进食种子和一些小昆虫。黄腹梅花雀不仅活跃在地面上觅食,有时也在低空捕捉飞行中的小昆虫和跳跃的甲虫、蚂蚁等。它们还会在农田和草地上搜寻散落的小草籽和稻谷。这些活动通常在接近黄昏或者清晨光线较为柔和的时段可见。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清脆的叫声,听似是“swee”,在飞行中尤为明显。这些鸣叫声不仅清脆,还具有一定的识别特点,成为区分该鸟种的一项重要依据。
【繁殖习性】
黄腹梅花雀的繁殖季节在非洲东部通常发生在3月、6月和8月至10月,具体时间受地区性降雨影响。它们会在茂密的灌木或小树上建造巢穴,顶部至地面约1到5米之间。这些半圆形的巢穴一侧设有入口,材质由细长的树枝和叶片泥巴构成,非常坚固。每窝一般产卵3至6枚,卵色白色。孵化期通常为13-14天,雏鸟孵化后经过约21至22天的成长后即可自行飞行。
【外型辨识】
它们发出清脆的叫声,听似是“swee”,在飞行中尤为明显。这些鸣叫声不仅清脆,还具有一定的识别特点,成为区分该鸟种的一项重要依据。
【保护状况】
黄腹梅花雀的保护级别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无危(LC)物种分类,表明其生存未受到紧迫威胁,种群数量和分布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黄腹梅花雀分布在东非的中部和东南部,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地的中高海拔地区,海拔可以从400米至3000米不等。该鸟种广泛见于从低地森林到高海拔草原的多种生境类型。
【物种区别】
黄腹梅花雀主要包含三个亚种:
- *Coccopygia quartinia quartinia* (指名亚种)
- *Coccopygia quartinia kilimensis* (肯尼亚亚种)
- *Coccopygia quartinia stuartirwini* (赞比亚亚种)
不同亚种间在羽色和大小上会有细微的差异,但基本特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