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短嘴旋木雀
英文名:Rufous Treecreeper
学名:Climacteris rufus
【简介】
棕短嘴旋木雀(学名:Climacteris rufus),又称Rufous Treecreeper,属短嘴旋木雀科短嘴旋木雀属。它们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南部至南澳大利亚中部的桉树林和灌木地中。
【外形特征】
棕短嘴旋木雀的体长约为16.5至18厘米,体重在30至33克之间。雄鸟的头顶、眉纹、脸颊、耳羽、喉部及胸部为丰富的肉桂红棕色;且深灰色眼线、淡褐色的头顶额头、颈部侧面逐渐过渡到深橄榄褐色的背部和翅膀。雌鸟外观与雄鸟相似,但上胸部条纹的边缘呈红栗色而非黑色,幼鸟头部、颈部为暗石板灰色,喉咙及上胸无条纹。
【生活习性】
棕短嘴旋木雀栖息于开放的桉树林和马利灌木丛。它们以蚂蚁等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偶尔食蜥蜴、花蜜和植物种子。此鸟偏好于树上觅食,虽然也在地上觅食,但比例不超过20%。
【鸣叫特征】
棕短嘴旋木雀的叫声缓慢重复,类似于“peeep…peeep…peeep”。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具体繁殖信息目前资料尚不充分。
【外型辨识】
棕短嘴旋木雀通过其独特的红棕颜色的脸部及胸部显著区别于其他旋木雀种类。此外,黑白条纹胸斑和上胸条纹颜色的区别可用于辨识雄性和雌性个体。
【保护状况】
棕短嘴旋木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LC)。然而,在农业地区由于栖息地丧失与碎片化的原因,其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减少。与未破碎栖息地相比,在破碎的景观中棕短嘴旋木雀的繁殖成功率更低,这可能与较高的种群密度和耕作强度相关。
【地理分布】
棕短嘴旋木雀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至南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包括西澳大利亚南部至南澳大利亚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