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金绣眼鸟属 > 金绣眼鸟
金绣眼鸟

金绣眼鸟

英文名:Golden White-eye

学名:Cleptornis marchei

【简介】
金绣眼鸟(英文名:Golden White-eye,学名:Cleptornis marchei),是绣眼鸟科金绣眼鸟属的一种大型鸟类。该物种仅见于西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主要栖息在塞班岛和奥盖吉岛。

【外形特征】
这种鸟类有显著的外形特征,体长约为14厘米,体重约20至20.2克。它头部和颈部显橙黄色,眼睛四周有白环。背部、翅膀和尾巴呈黄绿色,腹部金黄色,鸟喙和腿均呈橙色。雌性和雄性的外观相似,仅有雄鸟的双翼稍长。幼鸟的羽毛颜色较为深棕色,喙和腿颜色较暗。

【生活习性】
金绣眼鸟是昼行性鸟类,通常成对活动,有时会形成家庭群。它们栖息于多种森林和半开放环境,偏爱在特定树种如喃喃果上活动。其食物包括果实、昆虫、浆果和花蜜。金绣眼鸟在死树枝、树叶中捕食昆虫,偶尔也从空中捕捉飞虫。

【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金绣眼鸟不分季节繁殖,而繁殖高峰出现在3月至7月。它实行一夫一妻制,巢由树枝、草叶和藤蔓构成,位于树上大约1.5至6.5米高的地方。每次产卵2颗,孵化期约为两周,雏鸟出生后约10至14天可离巢。父母共同孵化及喂养幼鸟至其长大。

【外型辨识】
金绣眼鸟因其独特的金色头部和较大型的眼睛而得名,全身羽毛呈金黄色或黄绿色,第10根初级飞羽较长。该物种仅见于西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主要栖息在塞班岛和奥盖吉岛。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由于栖息地面积减少和棕树蛇的入侵,金绣眼鸟数量持续下降。根据IUCN红色名单记录,已将金绣眼鸟列为“极危”物种。为了保护这一稀有物种,科学家已采取诸如人工繁育以及将个体重新安置到棕树蛇较少的新岛屿等措施。

【地理分布】
该物种仅见于西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主要栖息在塞班岛和奥盖吉岛。